荣宝斋

〖荣宝斋〗

〔第二十一章〕

上一页 简介 下一章

来人上下打量着张喜儿,鄙夷地问道:“你是谁呀?”

张喜儿觉出势头不对,一时有些语塞:“我……我是这家铺子的掌柜的,请问先生……”

“哦,想起来了,当年庄掌柜的主事儿时,你还是小伙计吧?我好像见过你。”

“您……是荣宝斋的老顾客了,恕我眼拙,您是……”

那人猛地摘下墨镜:“睁开眼睛看看,还认得大爷吗?”

王仁山并不理会:“掌柜的,这种人我见得多了,你越怕他越来劲,我就不信,他敢把咱铺子砸了,还没王法了?”

左爷站起来挽袖子:“小兔崽子,今儿个我让你知道知道,马王爷是几只眼,都他妈给我闪开点儿,省得溅一身血,小子,爷爷陪你玩玩。”

王仁山好言相劝:“这位爷,您这岁数得有六十多了吧?千万别动手动脚,老胳膊老腿儿的闪着可不是闹着玩的。”

左爷抬手要打王仁山,王仁山轻轻一推,左爷仰面跌倒在地上,张喜儿吓坏了,他连忙弯腰去搀扶:“左爷,左爷,对不起,对不起,他年轻,您别和他一般见识……”

左爷甩开张喜儿的手,干脆不起来了,他躺在地上打起滚来.大声号叫着:“杀人啦!荣宝斋的伙计杀人啦!救命啊,有人要杀人啊……”左爷杀猪一般的号叫声引来了一大群看热闹的人,他们把荣宝斋的门口挤得水泄不通。

宋栓出来给众人作着揖:“各位叔叔大爷,大妈大嫂,都散散吧,别堵在门口,影响我们做生意,请散散,请散散……”

此时,琉璃厂一条街的治安巡警侯长海分开人群走进来,他大声质问:“怎么回事儿?谁杀人啦?”

宋栓赔着笑脸:“哟,侯警官,有日子没见着您啦,您近来可好?”

侯警官挥挥手:“少跟我扯淡,我问谁杀人了。”

“没人杀人,就是有个人在我们铺子里闹事儿,闹得我们没法儿做生意,侯警官,您可得管管。”

“闹事儿?怕是你们招人家了吧,要不然人家好好的上你们这儿闹什么?”

宋栓苦着脸:“哎哟,我们是老老实实的生意人,我们敢招谁啊?”

“走走走,进去看看!”侯警官大踏步地走进了荣宝斋。

左爷还赖在地上不起来,他一见到侯警官,立刻来了精神:“哎哟,荣宝斋的伙计打人啦!杀人啦!我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子,他们欺负我呀,把我打得动不了啊,警官大人,您可得替我做主哇……”

侯警官过去看了看左爷:“瞧瞧,还说没事儿?我再晚到一会儿,非出人命不可。”

“侯警官,您这么说可就冤枉我们了,我们可没招谁没惹谁啊,是这位爷自个儿……”

张喜儿还没说完,侯警官就打断了他:“噢,你的意思是没人碰他,是他自个儿故意往地上磕,这可能吗?”

左爷指指王仁山:“警官大人,就是这小子打的我,反正我现在是动不了啦,他们荣宝斋得负责啊,您是青天大老爷,求您给我做主啊!”

“侯警官,刚才是他要打我,我总不能就让他打吧?我轻轻推了他一下,他就躺在地上不起来,这分明是耍赖讹人嘛。”王仁山申辩着。

侯警官的眼睛一瞪:“推一下?就他这个岁数经得住你推吗?现在人是动不了了,你们荣宝斋不是有钱吗?该怎么赔你们自己商量个数儿。”

沉默了片刻,王仁山掏出两块银圆放在桌子上:“好吧,我赔,左先生,你拿好,我希望这件事到此为止,以后在荣宝斋我再也不想见到你,你听明白了吗?”

左爷撇撇嘴:“两块钱,你打发要饭的哪?用两块钱就把这事儿给了啦?门也没有!”

“不要?那就一块也没有了,你请便!”王仁山把两块钱又装回兜里。

侯警官急了:“嗨!你这是怎么说话呢?还挺各,打了人你还有理啦?怎么着,不成跟我到局里走一趟……”

张喜儿赶紧打圆场:“别价,别价,侯警官您别生气,他年轻气盛,您多包涵,钱的事儿,您说个数儿,我给。”

侯警官看着左爷:“钱的事儿你别问我,当事人说了算。”

话音未落,左爷又大呼小叫起来:“哎哟,我这骨头可能是折啦,伤筋动骨一百天,这么说吧,警官大人,没五十块钱这事儿完不了,他荣宝斋要是不给,我就住这儿不走啦!”

“五十块,怎么样,你们愿意给吗?”

张喜儿一听脸儿都绿了:“五十块?侯警官,这也太多了吧?要钱要得有点儿离谱,咱再商量商量?”

王仁山突然爆发了,他拨开张喜儿,站到左爷面前,厉声呵斥:“讹人是不是?还没王法啦?不给,一个子儿也不给,你怎么着吧!”

侯警官不屑地瞟了一眼王仁山:“嗬,还真有横的,找不自在是不是?小子,你就不怕我抓你蹲号子去?”

“侯警官,我也看出来了,您今天是打定主意要帮姓左的出头儿,这五十块钱里有您多少啊?”

王仁山的话击中了要害,侯警官的脸立刻就涨红了:“你胡说八道,我是秉公执法,你说这话可要负责任!”

“侯警官,我看你这个人很不聪明,我们这铺子能立在琉璃厂二百多年,自有我们的根基,要是没点儿道行,我们也不敢在琉璃厂混,明说吧,不是有钱能使鬼推磨吗?这好说,荣宝斋拿出个几千袁大头还伤不了筋骨,嘿嘿!既然有人能出钱收买一个小小的警察,那我花个千把块大洋和警察局局长交个朋友也不是什么难事儿吧?”

“你……你什么意思,我听出来了,你这是威胁。”侯警官的口气不那么强硬了。

王仁山摇头:“不敢,我一草民,哪儿敢威胁警察呀。我是说,要是我愿意,我能和警察局局长交上朋友,这话有什么不对吗?”

侯警官仔细打量着王仁山:“你是什么人?在荣宝斋做什么?”

“鄙人王仁山,荣宝斋的二掌柜的,侯警官,有什么事儿您言语,我能做主。”

“嗨!原来是王掌柜的,对不住,对不住,我还以为您是个小伙计呢,我说呢,这主儿怎么这么横,闹了半天是王掌柜的,失敬!失敬!”侯警官突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那这事儿怎么办?”

“好说,好说,是点儿小误会嘛,这样吧,这老家伙也不容易,你打发他一块钱得了。”

王仁山瞟了一眼左爷:“这合适吗?这姓左的干吗?”

“没事儿,没事儿,我做主,就这么定了。”侯警官大包大揽。

“这可不成,一块钱我不干,警官大人……”

左爷还要再扯下去,侯警官翻脸了:“他妈的,给脸不要脸,一块钱就不少了,你还想怎么着?给我滚!”

左爷见势不妙,捡起王仁山扔在地上的一块钱,仓皇离去。

张喜儿强硬起来:“左爷,我知道我没面子,可我只想劝您一句,常言说得好,冤家宜解不宜结……”

左爷猛地一拍桌子:“放屁!我和张幼林之间的过节儿,轮得上你来说话吗?找去!马上把张幼林给我找来!找不来人,我今天砸了你的铺子!”

一直在边上察言观色的王仁山走上前,不软不硬地说道:“先生,您这么说就不对了,这儿是个讲王法的地方,天下事大不过一个‘理’字,您有理可以讲理,怎么能上来就要砸我们铺子呢?”

“嘿!哪儿蹦出个小兔崽子来,敢跟左爷这么说话,你是活腻了吧?”左爷狠狠地瞪着王仁山。

“仁山,你少说两句,赶快去送货……”张喜儿递了个眼色,他怕王仁山惹事,想把他支走。

“哦,他早该死了,那少东家张幼林呢?”

“他还好,还好……”

左爷放下茶碗:“庄掌柜的已经走了,我和他的旧账也算一笔勾销了,可张幼林还活着,听说还活得挺滋润,这我就得和他说道说道了,我们之间还有笔老账没结呢。”

张喜儿皱了皱眉头:“左爷,都过去多少年了?就是有天大的过节儿也该了啦。这么着,今儿个我做东,咱们在丰泽园摆一桌,您和我们东家一起叙叙旧,顺便把以前的过节儿给了了,今后呢,大家都是朋友,您看得起荣宝斋呢,没事就过来坐坐,喝杯茶……”

左爷阴阳怪气地:“哟,你是想给我和张幼林说说和?这就有点儿意思了,你是谁呀?你有这个面子吗?”

在这个世界上,除了孩子和伊万,你就是我唯一的亲人了,这次要不是你帮助我们渡过了难关,很难想象我们一家人会怎样生活下去,我从内心深处感谢你!《柳鹆图》是郑家和张家三代人交往的见证,今天,我把它郑重地送给你,是我心意的一种表达,我相信你会物尽其用!在遥远的美洲,我会思念你,直到永远……

读着信,张幼林不禁潸然泪下。

这次告别,也是张幼林和秋月的永别,此后,她再也没能回到曾经使她留下过无数美好与辛酸往事的京城,1945年2月8日,秋月在纽约的家中溘然长逝。

张喜儿神情沮丧地夹着一卷字画走进荣宝斋后院的北屋,王仁山正在和云生一起核对账目,他疑惑地问:“掌柜的,怎么又拿回来了?”

张喜儿放下字画,长叹了一口气:“唉!这些当兵的是满不懂,根本不识货,三郎把我引见给杜司令,杜司令展开字画一看就火了,说怎么拿一堆烂纸打发他,还要收那么多钱,荣宝斋还想开不想开了?”

“您是……左爷?”张喜儿一下子惊呆了。

左爷阴冷地笑了:“没错儿,正是左爷,大爷我又回来啦。”

“您老快请进。”王仁山赔着笑脸把左爷让进了铺子。

左爷跷着二郎腿坐在椅子上,张喜儿站在他旁边。王仁山忙着送上茶来,左爷端起茶碗,细细地品着茶,瞟了张喜儿一眼:“你们庄掌柜的呢?”

张喜儿欠了欠身子:“老掌柜的已经去世了。”

王仁山微微一笑:“我就是这意思。”

“二掌柜的,你的脑袋瓜儿还真成!”云生赞叹着。

“想到了就赶紧招呼,别耽误,仁山,你把手里的事儿先放一放,咱们好好合计合计……”张喜儿的话音未落,赵三龙慌慌张张地跑进来:“掌柜的,不好了,您快瞧瞧去吧!”

几个人赶忙站起身,去了前厅。

荣宝斋的前厅里,一个身穿长衫、头戴礼帽、鼻梁上架着一副水晶墨镜的人正在虎视眈眈地盯着后门,张喜儿愣了一下,快步迎上去:“先生,您需要点儿什么?”

“那您怎么办了?”云生给张喜儿端过茶来。

“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我这不是又拿回来了吗?正好大伙儿都在,咱们得商量商量。”

“既然杜司令不懂,咱就对付他,瞎敛几幅得了。”

张喜儿赶紧摆手:“可不能瞎凑合,一是砸荣宝斋的牌子,二是万一收礼的人懂呢?这不是后患无穷吗?再说了,三郎先生又是咱的老熟人,更不能怠慢。”

王仁山思忖着:“掌柜的,我倒有个主意,北京城里这些文人、会画画的,跟荣宝斋多少都有点儿瓜葛,咱不如找几位在市面儿上名字叫得响的,请他们帮忙儿写点儿、画点儿,先应了这个急,这也说得过去,杜司令不是要名人字画吗?咱给他的是活着的名人的字画,价钱肯定便宜。”

“幼林,这一走,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世事多变,答应我,你要爱护自己。”秋月泪眼蒙眬。

“秋月姐,我答应你。”今生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张幼林紧紧地拥抱了秋月。

火车缓缓开出了站台,张幼林的眼睛里也是满含着泪水,他再一次和秋月挥手告别。

火车远去了,张幼林打开盒子,里面是《柳鹆图》和秋月留给他的一封信。

幼林:

张喜儿想了想:“这主意不错。”

“我还有个建议,咱们就手儿给现在的名人们开个柜台,事先定好润格:堂幅几尺多少钱,屏幅怎么算,册页怎么收……”

云生不解地问:“定润格干吗呀?”

“请他们在咱铺子里卖画啊,这风头你们还看不出来?这阵子名人字画走得多好呀,今儿来个三郎先生,明儿个保不齐就来个李先生、王先生什么的,要是都识货,恐怕咱还真淘换不到那么多好东西。”

张喜儿一拍大腿:“对呀,咱们的客人里肯定也少不了附庸风雅的,到时候就会有人来预订,您想要谁的画,通过荣宝斋就能给他搞到,画家们也能落俩钱儿花。”

〔第二十一章〕 (第3/3页)

可是没办法,他在北京找不到称心的工作,我们也不能老靠你接济呀,美国的这个职位对伊万来说很难得,男人嘛,不能赋闲太久,否则会失去自信。”停顿了片刻,秋月把盒子递给了张幼林。

张幼林接过来,试探着问:“这是要我转给杨大人?”

秋月摇摇头,目光中闪过一丝忧伤:“这世上已经没有杨大人了,这是我送给你的礼物。”秋月回到京城后,曾四处打探过杨宪基的下落,然而,杨宪基行迹缥缈,直到走都没能得到他的消息。

“我觉得挺好的,在人生有限的几十年当中,起伏错落,他能在佛门找到自己的归宿,乐在其中,比咱们这些俗人强多了。”张幼林宽慰着秋月。

阅读荣宝斋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