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清:我初恋是慈禧

〖篡清:我初恋是慈禧〗

第225章:苏曳占领京城!最后通牒!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慈禧道:“僧王果然侠肝义胆,雍正朝的时候十三爷被称之为侠王,我看本朝也有一个侠王啊。”

僧格林沁叩首道:“奴才不敢当太后夸奖。”

……………………

接下来,荣禄和僧格林沁联袂来密会恭亲王。

“现在?这么快?”恭亲王奕道:“不是要先铲除苏曳吗?怎么变成先铲除肃顺了?”

他给僧格林沁争取铁帽子王,一家双王爵。

给恭亲王争取了执政亲王,而且帮助恭亲王的嫡系进入顾命大臣行列。

但是从头到尾,他都没有给自己谋取任何官职。

如此,何愁大事不成?

恭亲王眯起眼睛,握拳道:“为了江山社稷,干了!”

顿时,三巨头彻底定调。

即将发动政变。

所以某种时候,历史的惯性还真是强大。

这个世界哪怕局面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辛酉政变依旧会发生。

而且还真不能小觑了这些历史上的政治人物。

就比如说这一次的荣禄,历史上原本没有他什么事情的,但是咸丰皇帝提前把他拽进了历史舞台,他也立刻舞动乾坤,成为了这一场政变的你主角。

而且他深深知道,自己取代的是苏曳的角色。

原本最适合发动这一场政变的是苏曳,但是荣禄当机立断,横刀杀出,立刻用最快的速度抢走了这个角色。

先灭肃顺,再打苏曳。

光看他定下的这个策略,就能看出此人的政斗水平还是很高的。

……………………

但是,苏曳不是咸丰帝。

他完全是另外一个层级的对手了。

咸丰皇帝面对这等局面的时候,是没有不破不立的决心和勇气的,他只会竭尽全力去谋划一个看上去完美无缺的布局。

但苏曳不一样,当他看到这种趋势形成的时候。

甚至事情还没有真正发生,仅仅只是趋势,他就会果断出击。甚至荣禄开没有开始布置政变的时候,他就已经出手。

而且,直接就是雷霆一击。

这段时间,两宫太后和肃顺一党,其中围绕的一个斗争议题,就是圣驾回京!

两宫太后提出,应该及早回京。

不可弃天下臣民太久。

承德最好,京城虽重,但新皇早日入中枢,才能安定人心。

大行皇帝的尸骨,也不可久置承德。

总之,让新皇回宫,才是真正名正言顺。

毕竟,新皇是登基了,但登基大典还没有办呢。

承德行宫才有多少官员?

大部分的朝臣都在京城,都还没有见过新皇呢。

不入紫禁城,不祭祀天地祖宗,那就无法成为真正之皇帝。

总之,两宫太后把新皇回京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

而肃顺一党,却不想那么早回京。

因为他们觉得,两宫太后觉得在承德势弱,斗不过他们。

京城官员多,而且恭亲王一系的大臣,也都在京城。

肃顺觉得,承德行宫才是他们的主场。

而一旦回京,可能就会成为两宫太后的主场了。

所以肃顺一党坚决认为,很多斗争一定要在承德完成,比如铲除异己,比如从两宫太后手中夺走主动权。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圣驾回京的日子才一拖再拖。

在这个议题上,两宫太后确实掌握大义,皇上不回京,不受朝臣拜见,不受万民拜见,算是怎么回事?

不举行登基大典,不祭天又算怎么回事?

九月初九回京,九月十五进行祭天大典。

就是在双方剧烈斗争中,定下来的日子。

肃顺一党尽管还没有完成铲除异己的斗争,但是京城的所有官员纷纷上奏,请求新皇回京祭天,承办大典,这压力真如同排山倒海而来一般。,

肃顺一党,不得不同意。

定下来之后,两宫太后立刻昭告天下。

九月初九,新皇到京,接受百官和万民跪拜。

九月十五,祭天大典。

这两个日子,顿时变得无比神圣。

然而,距离这个日子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候。

英、法、俄、美,四国公使正式入京。

这当然没什么,早就定好的事情,而且四国公使入京,正好接下来可以向新皇帝递交国书,正式拜见清国大皇帝。

但是……

他们是带兵入京的。

没有任何通知,四国的舰船再一次出现在天津外海。

然后,超过三千的军队,沿着白河进入,在北塘登陆,先占领了塘沽。

这一次,没有丝毫阻挡。天津和大沽口的军队,本就很少,瞬间就彻底慌了。

紧接着,洋人军队完全不管大沽口,直接朝着京城而来。

顿时,京城惶恐。

驻扎朝廷的官员立刻去质问英法外交官员,明明已经撤军了,为何还要派遣大量军队进入京城?

大英帝国驻扎清国的新公使,卜鲁斯爵士宣称,这是为了四国公使的安全。

因为不久之前,在印度加尔各答发生了惨案,印度总督惨遭杀害。

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四国觉得非常有必要派遣足够多的军队进驻清国的京城,保护四国公使的安全。

之前文祥就跟着恭亲王一起和英法谈判,所以他再一次出动,质问英法当局,在《北京条约》中规定四国公使进京,绝大部分的安全由清国军队提供,四国公使只允许保留少部分的军事人员,维持公使馆秩序。

军事人员总数,不能超过三百人。

为何一下子来了三千人?

文祥和宝鋆,代表清廷提出了无比强烈的抗议。

但是,二人的抗议被当成了放屁。

四国公使坚决要率领三千人进京。

顿时间,整个京城无数人再一次陷入了惶恐。

天哪!

英法联军又要打进来了吗?

去年的惨状依旧历历在目啊。

不知道多少皇家园林被烧被抢,不知道多少人家被劫掠被杀害。

不知道多少女眷受辱。

这一次英法联军再入北京的话,甚至常驻京城的话,那京城岂不是要成为地狱?

上一次苏曳率军激战,保住了圆明园,保住了皇宫。

那这一次,还能保住吗?

军机大臣文祥悲愤无比道:“你们难道要毁约吗?”

英国新公使卜鲁斯爵士寒声道:“这完全是为了保卫四国公使的安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是荣禄明显看出来,肃顺一党倒台后,就会空出很多位置,肯定是恭亲王一党填补。

所以,明明是提条件,但是听上去却显得那么妥帖。

接着,荣禄躬身道:“这桩大事,我等唯恭王马首是瞻。”

旁边的僧格林沁也躬身道:“唯六爷马首是瞻。”

此时的僧格林沁内心是无比敬佩的,从头到尾这件事情的组织者,策划者全部都是荣禄一人。

恭亲王沉吟不语,他此时的内心有些不愉快的。

在他看来,两宫太后就算要对付肃顺一党,也应该先找自己的,自己才是他们最大的臂助。

结果,竟然先找荣禄和僧格林沁。

荣禄道:“太后说了,在这桩大事中,六爷是最最重要的,定乾坤的角色。一旦消灭了肃顺一党,今后的朝政就都要仰仗六爷了,原本奴才说要去南下请文祥、宝鋆、胜保大人的,结果太后说,这三位大人哪里轮得到你荣仲华去请啊,这是要六爷招揽的。”

很显然,慈禧没有说过这样的话。

顿时,他不断叩首道:“主子,万万不敢这样说啊,千错万错都是奴才的错。”

慈禧道:“旁人为何不离间别人,偏偏离间我们两人。一是因为你僧格林沁是我大清的擎天玉柱,二是我们两人生疏了,互相不够了解。”

“更准确地说,是僧王对我不够了解。我对僧王还是了解的,忠肝义胆,一身傲骨。”

“而本宫这个人,僧王往后也就了解了,对于有本事的,有忠心的,不但是宽容,甚至高看好几分。”

僧格林沁道:“奴才惭愧,若非荣禄大人骂醒了奴才,只怕还被坏人蒙在鼓里,奴才愚钝。”

荣禄道:“六爷,攘外必先安内啊。朝廷这边只有统一了意志,才能对付得了苏曳这个外敌。否则让肃顺一党和两宫太后这么对立下去,只怕就被苏曳钻了空子。万一两宫太后感觉到危险,直接把苏曳引入中枢对付肃顺,那就一切晚矣!”

“先铲除肃顺一党,让两宫垂帘听政,掌握大权,这样两宫太后就容不得其他强势者了,苏曳这才失去了所有的空间。”

“所以,想要铲除苏曳,必先铲除肃顺,让两宫垂帘听政。“

“两宫没有掌握大权,苏曳看着就像是强援。而两宫一旦掌握权力,就本能觉得苏曳是威胁。”

“这就是权力之霸道性。”

慈禧道:“这是匡扶社稷之大功,一定要赏!”

接下来,三人商议结盟。

约定时间,发动政变,打倒肃顺一党。

荣禄道:“太后,僧王忠肝义胆,奴才就敢把性命交在他的手中。接下来奴才就去游说恭亲王,他是道光爷册封的和硕亲王,不管身份德行都清贵,相信一定懂得取舍。”

僧格林沁道:“太后,奴才愿意和荣禄一起去游说恭王!”

慈禧道:“好了,好了,车轱辘话不说了。听说肃顺那边答应给一个铁帽子王,而且一家双王爵?”

僧格林沁继续拼命跪着叩首道:“奴才是被痰糊住了心,毫无寸功不说,还差点办了糊涂事,什么铁帽子王,就算给奴才,也万万不敢收,不敢想,奴才不配。”

慈禧道:“不,你配!僧格林沁,前几日伱也看到了,大行皇帝才走了没几天,肃顺就公然挥舞拳头,咆哮宫廷,吓得皇上都哆嗦。这是摆明了要欺负我们孤儿寡母啊,先帝尸骨未寒,他就敢这般跋扈,那日后会做出什么事情?”

“都说肃顺要做鳌拜,但是在本宫看来,就算是鳌拜也比不上他肃顺,鳌拜起码还乖巧了好几年。”

“甭忘记了,这肃顺也是爱新觉罗,只怕他要做的可不仅仅是鳌拜。”

慈禧要的,也就是这个态度。

慈禧道:“僧王,你是冤枉的,这是有人在使离间计。其实本宫也有点害怕,差一点点这离间计就成功了。”

“当时本宫不愿意见你,晾了你一段时间,也实在是心中有气,如今看来,完全是落入奸人陷阱啊。”

“在这里本宫也要给你赔个不是,你也是受了无妄之灾,实在不能迁怒于你。”

这一句句,说得僧格林沁内心暖洋洋的。

僧格林沁大声道:“这江山社稷是大行皇帝留给小主子的,奴才是大清的忠臣,道光皇爷、大行皇帝两人对奴才有天高地厚之恩,若非道光爷奴才只怕还在蒙古放羊,哪有今日?饮水思源,奴才这一二百斤,奴才这几万科尔沁骑兵,就是要为小主子赴死的。谁敢有异心,奴才就杀谁!”

“好,好,好。”慈禧激赏道:“要的就是僧王这句话。”

“肃顺一党,咆哮宫廷,对大行皇帝不敬,恫吓新皇,如同谋逆。”慈禧道:“此人不除,国家不宁,朝廷不正。”

“肃顺答应的那個铁帽子王,他是给不了的。但是本宫却可以给,你家的双王爵,本宫也能给,也只有本宫能给。”

僧格林沁哭道:“这是奴才分内之事,万万不敢,万万不敢。”

第225章:苏曳占领京城!最后通牒! (第1/3页)

承德行宫内,僧格林沁跪在了慈禧太后的面前。

“太后娘娘,奴才管教管教无方,请主子降罪。”

一旦想通了之后,僧格林沁还是聪明的,绝不辩解半句,甚至也不说这是有人使离间计之类。

直接就是认错。

阅读篡清:我初恋是慈禧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