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清:我初恋是慈禧

〖篡清:我初恋是慈禧〗

第228章:大清分裂?最后角逐!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三管齐下,第一,传诏天下,苏曳掳掠太后和皇上,董卓之罪,已成事实,京城的任何旨意,都是太后被苏曳逼迫写下来的,完全失去了权威。」

「第二,让京城的官员站队,至少所有人闭嘴,谁敢说话,谁就是和董卓一党。派使者前往各个行省督抚,让他们站队,是效忠苏曳这个董卓,还是效忠承德中枢。号召天下行省,进京勤王,十八路诸侯讨伐苏曳。」

「第三,让各国公使,前来承德递交国书,承认承德中枢才是大清合法政府。」

「另外,最最重要的是。大行皇帝的棺柩依旧在承德,请太后和皇上返回承德扶灵。」

「诸省督抚,也立刻进京为大行皇帝送葬!」

当然了,在整个天下人眼中,苏曳当然不是董卓。

真正让所有人骇然的是,大清是要分裂了吗?

要出现两个中枢了吗?

整个舆论,完全愈演愈烈。

致使整个京城,都风声鹤唳。

匡源再一次进入了惠亲王府。

「惠亲王,天大的好消息啊。」匡源道:「承德行宫觉得您劳苦功高,德高望重,有意册封您为议政王!」

听到这话,惠亲王绵愉微微一颤。

这么舍得下本钱吗?

这边册封了军机大臣,御前大臣,那边就要册封议政王?

惠亲王绵愉道:「条件呢?」

匡源道:「苏曳强行掳走太后和皇上,并且非法囚禁太后和皇上于京城,完全就是董卓,您作为皇叔祖,为了列祖列宗的江山,要站出来指责他的罪名啊。」

「您作德高望重,只要您站出来说话,天下立刻云而从之。」

惠亲王绵愉听完之后,道:「太后和皇上留在京中,本就是正常的,何谈囚禁?」

匡源道:「大行皇帝的棺柩还在承德,难道皇上和太后,就不该去扶灵回京吗?」

听到这话,惠亲王绵愉微微一愕。

对啊!

这,也是大义。

承德方面,也确实厉害,一下子就找到反击要害。

足足好一会儿,惠亲王绵愉道:「你们这个议政王,我当不起。我年纪大了,想要在府中好好休养。」

匡源道:「惠亲王?您德高望重,这个议政王,您完全名正言顺啊。」

惠亲王绵愉大声道:「送客!」

匡源道:「惠亲王,下官有一件事情想要问您。」

绵愉道:「说。」

匡源道:「承德行宫已经传诏天下,说苏曳董卓行径,囚禁太后和皇上,下令天下诸侯进京勤王,拯救太后和皇上。」

惠亲王绵愉面孔颤栗道:「你们疯了吗?你们难道不知道,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是天下大乱的开始吗?」

匡源道:「对,这样动荡确实太大了。但是让各省督抚前往承德拜见大行皇帝呢?」

绵愉立刻知道承德行宫的打算了。

用大行皇帝的尸体作为最高名义,让各省督抚强行站队,站在承德一边。

这是谁的主意?确实厉害啊。

匡源道:「惠亲王作为皇叔祖,德高望重,既然主持了皇上的祭天大典,那主持大行皇帝的大葬,也是理所应当吧。」

惠亲王陷入了沉默。

匡源道:「下官告辞。」

离开之后,匡源微微露出得意的笑容。

他知道,自己的目的达到了。

匡源走了之后,惠亲王绵愉立刻将王府大门,紧紧关闭。

他已经是不知道第几次这样做了。

…………………………

天下督抚中,很快就有人做出了响应。

奉天,吉林,黑龙江三个将军区,立刻答应奉诏,前往承德。

直隶总督,山东巡抚,四川巡抚,山西巡抚,陕西巡抚,答应奉诏,前往承德。

江西巡抚,闽浙总督,浙江巡抚表示完全服从京城的旨意,母后皇太后和皇上让他们去,他们就去。

然后……天下所有人的眼睛都落在一个人身上。

曾国藩!

此时的湘军,已经掌握湖南,湖北,江苏,安徽,还有大半的江西。

俨然间,整个天下,湘军竟然掌握了四分之一人口。

而此时,安庆之战已经打了一年多了。

不过,当皇帝南巡之后,湘军立刻减轻了攻打安庆的力度。

这架势很简单,不愿意损耗手中的兵力,而是要旁观天下了。

承德行宫的使者来到扬州。

来的是老熟人翁同龢,这个状元郎如今也已经飞快崛起了。

「总督大人,苏曳囚禁皇太后和皇上,形同董卓,曾大帅乃是天下第一督抚,为了大清的江山社稷,当振臂高呼,号令群雄,拯救太后和皇上于水火之中啊?」

曾国藩此时正在掏耳朵,侧过头道:「什么?叔平你在说什么?我没有听清楚。」

翁同龢沉默了一会儿道:「承德行宫诏书,大行皇帝棺柩依旧停放在承德行宫,请曾大人前往承德,瞻仰大行皇帝遗容,并且一起扶灵回京,让大行皇帝下葬东陵,入土为安。」

这下子,曾国藩不能装作没有听见了。

足足好一会儿道:「此事,确实应当。但是我这边和发逆大战,需要安顿一二。」

翁同酥道:「当然。」

翁同酥离开之后,李鸿章走了进来。

「老师,大争之世要来了吗?」李鸿章声音颤抖道:「大清是要分裂成为两个朝廷中枢吗?」

他接下来的话,没有说完。

如果大清真的分裂成为两个中枢的话,那湘军的机会就彻底来了啊。

占据四五省的湘军,至少能够三分天下吧?

曾国藩道:「母后皇太后,温柔慈善,不忍心赶走苏曳。可是一旦大清要走向分裂,她是不会坐视旁观的。」

「承德行宫的这群人,就是在逼迫母后皇太后。如果他支持苏曳到底的话,那大清就真的要分裂了。」

「而且承德行宫已经下诏让天下督抚去承德行宫瞻仰先帝遗容,这个圣旨,谁能拒绝?就是要制造天下督抚都承认承德中枢,而不承认京城中枢的事实。」

「这个时候京城的慈安太后怎么办,他难道还能下旨让天下督抚不要去承德瞻仰大行皇帝吗?」

李鸿章道:「所以,为了让大清不走向分裂,慈安太后只能放弃对苏曳的支持?而且原本她的支持,也并不坚定。」

曾国藩道:「对,京城的这位母后皇太后,性子是很柔软的。」

李鸿章沉默了一会儿道:「老师,我们掌握五省。唯独九江在苏曳手中,简直如鲠在喉啊。」

曾国藩摆了摆手道:「关键不在九江,在苏曳这个人。没有了苏曳,九江就是任人宰割的肥肉。」

李鸿章道:「那接下来,我们如何走?如何站队?」

曾国藩道:「不站队,我们就

在长江边上,那就看着滔滔江水,推波助澜吧。」

他当然不会把话说死。

但是意思却表露得很清楚了,坐收渔利,关键时刻隐晦地推波助澜,甚至让清廷的假分裂,走向真分裂。

接下来,曾国藩下令,湘军进入休整。

于是乎,原本就打打停停的安庆之战,彻底停止了。

…………………………

与此同时,在上海的几个公使,也见到了承德行宫的使者。

希望几国公使都去承德行宫递交国书,如此一来,就代表着列强也承认承德中枢是合法政权。

而几国列强,为首的就是大英帝国。

英国驻清国参赞巴厦礼,尤根子爵,正在和英国公使卜鲁斯坐着对立。

卜鲁斯爵士道:「两位爵士,你们应该站在大英帝国的利益上。清国一旦陷入了分裂,对我们大英帝国有巨大的利益。」

巴厦礼道:「不,恰恰相反。九江经济试验区的成功,恰恰证明了统一的清国,才能更好地释放出生产力和市场潜力,才能带来更大的利益。一旦清国分裂,陷入内战,九江经济试验区的收益会下降四成以上,大英帝国对华贸易,也会暴跌。」

「卜鲁斯爵士,请你弄清楚一点,我们大英帝国已经拥有太多的土地了,我们对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现在慈安太后确实是在苏曳手中,但是未来大家还是需要这位太后的。

因为九个顾命大臣中,整整有六个和慈禧太后不是一伙的,只是现在形势所逼,必须站在慈禧太后身边。

未来的事情,谁说得清楚啊。

…………………………

很快,整个天下引发了轩然大波。

九个顾命大臣定下来之后,立刻派遣使者,朝着天下各个行省进发。

整整几十路使者。

「要不要传言,苏曳秽乱宫廷,引起天下民愤?」伯彦讷谟祜忽然道:「如此一来,更加坐实了他是董卓事实。」

「不可,万万不可。」杜翰道:「母后皇太后的声名,不能遭到玷污。」

顿时间,所有人都明白了。

「太后和皇上就在京城,就在皇宫之内,你就率军继续南下,直接攻打京城吧。」

「告辞!」

然后,惠亲王绵愉直接转身离开。

僧格林沁站在原地,挣扎了好一会儿。

「原地扎营,驻守!」

这话一出,所有人顿时望向杜翰。

厉害啊!

曳那边掌握了太后和皇上,杜翰立刻就提出更高的大义,已死的大行皇帝。

果然,有些时候死人,比活人有用啊。

伯彦讷谟祜道:「那也改变不了他掳走太后和皇上的事实。他想要证明自己不是董卓,很简单,直接退兵,再把京城完整交给我们。」

僧王暂时不在,伯彦作为世子,就代替其父发言。

杜翰道:「苏曳把惠亲王推在前面,就完全了掩饰了自己是董卓的事实。所以我们必须让惠亲王住口,不能让他代表京城,更加不能让他成为苏曳的喉舌,只要苏曳自己出来张目,那他这个董卓的真面目就遮不住了。」

「现在皇上和太后被苏曳囚禁,所以京城就失去了号令天下的权威。」

「必须告诉天下人,诸省督抚,现在承德才是朝廷的中枢。」

「立刻派遣使者,前往承德!」

接下来,僧格林沁的近两万骑兵,就在距离京城三十里的地方扎营下来。

既不前进,也不后退。

………………………………

次日,承德行宫内。

僧格林沁寒声道:「谁又知道,母后皇太后和皇上,是不是已经落入苏曳的控制之中,这份圣旨就是被逼写出来的。」

惠亲王怒道:「僧格林沁,你把我当成了什么?」

僧格林沁道:「惠亲王,难道你要和苏曳这个董卓同流合污吗?你不怕遗臭万年吗?」

惠亲王气极反笑道:「行,行,行!」

「僧格林沁,圣旨我已经给念过了,有胆你就抗旨吧。」

九个顾命大臣,还有慈禧太后在议事。

「传遍天下,苏曳掳走太后和皇上,形同谋反!」

「苏曳即董卓!」

「当年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现在我们立刻号令天下,诸省军队进京勤王,拯救太后,拯救皇上!」杜翰高呼。

恭亲王奕道:「现在关键出头的是惠亲王,而不是苏曳,他完全躲在后面。」

第228章:大清分裂?最后角逐! (第1/3页)

僧格林沁直接拿出圣旨道:「惠亲王,我手中是有圣旨的。」

说罢,僧格林沁直接拿出之前的那份让苏曳退兵的圣旨。

「先帝说得清清楚楚,任何圣旨都有三部分构成。顾命大臣拟旨,两宫太后用印。我这份圣旨三部分齐全,是真正权威圣旨。惠亲王你的那一份呢?没有顾命大臣拟定,只有母后皇太后的御赏之印,如何比得上我的这份?」

惠亲王道:「圣旨有先后之分,在同一件事情上,后面的圣旨往往覆盖前面的圣旨,这点僧王不懂吗?」

阅读篡清:我初恋是慈禧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