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311章 见闻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周围人都说新政不当人,与民争利,损害百姓利益。

叶家自身也是新政的受害者,受到的约束更大了,缴纳的赋税也变多了。

在这种情况下,曾祖父为何还要说新政好呢?

于是,叶兑就全面为他剖析了新政。

他那位便宜老师方孝孺,也经常从朝鲜王国寄信回来,帮他解答各种疑惑。

但他现在正是进学的年龄,在家耽搁三年很可能一生就耽误了。

叶兑提前做好布置,他在孝期外出求学,就是遵守曾祖遗命,是合乎规矩的。

可以说,叶兑把一切都提前给他规划好了。

叶云流对曾祖的心思了解的更清楚,他不是怕自己耽搁了学业,而是怕自己跟着这群儒生学歪了。

事实上,深受曾祖和老师影响,他对那些名士大儒也很不以为然。

学问确实很深厚,但带着一股浓浓的腐朽味儿。

这一点,从他们对新政的态度就能看的出来。

摊丁入亩的好处,傻子都能看得出来,偏偏士绅们就反对诋毁。

为什么?

不过是因为他们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罢了。

满嘴的道德文章,肚子里全是男盗女娼。

所以,在守孝半年之后,他就遵照祖命出发,一边游历一边前往朝鲜王国。

前几个月,他游历了南方几个主要省份,深入基层去观察新政的情况。

小时候他曾经跟随曾祖父去过乡下,当时见到的景象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田里的庄稼生长的很壮实,百姓工作也很勤劳。

可是大家身上的衣物破破烂烂,行人脸上也大多挂着愁苦,沿途遇到的村庄也一副破败景象。

这种反差让他很不解,明明庄稼生长的那么好,百姓也很勤劳,为何大家日子还很苦呢?

叶兑告诉他,赋税太重。

南方几省的赋税,是其余地方的两倍多。

他不明白,同样是一个国家,为何税率不一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多观察,谋而后定,就算反对也能有更充足的证据。

去年叶兑寿寝正终,临走前还特意叫来一群见证人,提前为叶云流加冠。

并当众宣布,让他守孝半年,就启程去朝鲜王国找方孝孺进学。

还叮嘱他不要直接去,一路上多走走多看看。

古代对丧葬看的非常重,作为最受器重的曾孙,叶云流是要守三年孝的。

不过他并没有就此反对,而是采取观望的态度。

他对叶云流的解释是:“从既往的政策来看,朝廷是有全盘计划的。”

“现在我们没看懂,可能是因为作用还没有显现出来。”

“多观察,过上几年还是看不到作用,再反对也不迟。”

叶云流虽然年轻,却也很认同这个观点。

丙:“哎,谁说不是呢。”

甲:“话也不能这么说……我七舅姥爷他三外甥的小舅子的连襟的兄弟,在衙门当差。”

“据他说,乡令放话了谁再敢和二狗子赌,就让差役天天去查谁家。”

“还给了二狗子婆娘一张条子,以后他们家他婆娘说了算。”

“还给他的两个儿子特批,如果他再敢胡闹,允许两個儿子把他捆起来送官。”

让他对新政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在这个过程中,他对家国天下的概念也逐渐形成。

然而叶兑自己对部分政策的认识也很有限,甚至无法理解。

比如放宽对人口的限制,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导致各城市犯罪数量剧增。

他不明白,这么明显的危害,朝廷就看不到?

认为是万世之法,大明要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

也因此,叶兑对于曾经当了儒家帮凶,针对陈景恪的事情,充满了懊悔。

如此大才,自己竟然为了利益去针对。

实在是晚节不保啊。

叶云流却很是不解。

乙:“如果真能这样就好了,他婆娘也是可怜人啊。”

甲、丙都附和的道:“是啊,也就朝廷禁止典妻,还给百姓分地,要不然她婆娘早就被折腾没了。”

“新政好啊,老百姓的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

“尤其是那个摊丁入亩……要搁以前,咱们这些泥腿子不是干活就是服役,哪有时间在这里闲聊。”

更多的人加入他们的讨论,述说着新政的好。

丙:“话不能这么说,他婆娘一个人拉扯孩子,还要赡养父母,挺不容易的。如果他能洗心革面……”

乙:“嘁……指望这种人洗心革面,那不如指望河水倒流。”

“他婆娘虽然不容易,但朝廷分了五十亩地给他们家,父母身子骨还硬朗能帮衬着干活。”

“两个孩子也快拉扯大了,苦点累点日子还能过得去。”

“现在他出来,指不定怎么祸害一家子呢。”

在隔壁桌,一名十六七岁的少年单独坐在这里,他面上平静,心中却情绪翻滚难以平静。

少年正是游历天下增长见闻的叶云流。

对于新政,他也有自己的看法。

更确切的说,作为士绅阶层,他受身边人的影响,曾经对新政多有不满。

但他的曾祖父叶兑却是新政的坚定拥护者。

第311章 见闻 (第1/3页)

甲:“你听说了吗,二狗子被放出来了。”

乙:“二狗子?那是谁?”

丙:“就是五年前因为典妻拒不悔改,被抓的那个赌徒。”

乙:“哦……原来是他,这种人就应该处死,还放出来不是祸害人吗。”

阅读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