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神探志

〖大宋神探志〗

第一百一十六章 科举第一场——国子监发解试(第二更)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讲白了,这个文风刘筠就是开创者之一,作为重视骈俪文的西昆体鼻祖,由他主持的科举,这几届的偏向可想而知,极为讨厌骈俪文的欧阳修,能够考得上才叫见鬼。

欧阳修还算是运气好,等到了下一届天圣八年,知贡举变为了晏殊,这位虽然也是西昆体的文风,但宽容了许多,更是一眼看中了欧阳修的才华,点了他为省元。

由于晏殊和欧阳修是同乡,当时还被诟病,所幸后来欧阳修终究以自身的才华,证明晏殊的眼光无差。

那些是以后的事情,如今的刘筠年纪大了,久病缠身,不能多言,声音更是小得很,说的也都是最平常的勉励话语。

过了发解试,才能考贡举,知贡举的考官能在此,就是一种无形的鼓励,因此大家的目光看向这位文坛宗师,都是十分热切。

“好!”

王尧臣斗志昂扬,韩琦和文彦博也带着各自的骄傲,上前见礼,眼神里皆有无形的火花碰撞。

公孙策站在后排,哪怕他身材高大,垫着脚也看不到那么远,不禁暗暗捏着拳头:“为难我是吧?待我一鸣惊人,让你们好看!”

暗暗发誓归发誓,这个时候是没法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站在最前排的,更觉得能沐浴在文宗的文气中,感觉自己高中的机会都大了几分。

别以为这群学子不迷信,为了更增一分把握,有的人顾不得失态,很明显地往前凑上一凑,跟后世吸欧气一个样。

狄进位于第一排中,基本是最为淡然的一位。

他的左侧是王尧臣,公认的国子监才华第一,右边不远处是韩琦和文彦博。

相比起公孙策被针对性地安排到最后面,即便国子监众学子对狄进很不感冒,却也无法忽略他的巨大名声,必须要有这样的安置,否则是自己失了体面。

第一次是转学籍,将自己的学籍从出身籍贯的并州,转到了京师国子监。

如今则是来聆听知贡举的教诲。

这一届科举礼部的主考官是刘筠,翰林学士,龙图阁直学士,同修国史,尚书都省。

这位是知贡举的老熟人了,大中祥符八年同知贡举,天圣二年、天圣五年两任知贡举。

而他的文章与杨亿齐名,号称“杨刘”,《西昆酬唱集》其实就是杨亿、钱惟演、刘筠等人当年相互唱和,最终编撰出的作品。

甚至就连刘筠在结束后,都多看了他一眼,这才在侍从的搀扶下缓缓离开。

总考官离去后,接下来就是发放名状,即准考证。

而趁着机会,王尧臣侧身道:“狄仕林,你我争一争解元如何?”

年轻总是气盛的,王尧臣显然对于自己高中头名志在必得。

狄进倒是不知道这位历史上的殿试状元,在解试和省试里面发挥如何,但他并不讨厌这样的竞争,微微一笑:“固所愿也!”

第一百一十六章 科举第一场——国子监发解试(第二更) (第1/3页)

八月。

决定无数士子命运的科举,终于开幕。

就在考前前一日,狄进也终于步入了国子监。

这是他第二次来。

阅读大宋神探志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