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曹阿瞒

〖大明曹阿瞒〗

第三卷小县与小官 第二十五章 新任县丞醉县令(上)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一般后世的影视剧里,官老爷们升堂问案,然后外头一大堆百姓围观听审,就是在这儿了。

但事实上,绝大多数情况,县里问案都不在大堂,也不可能让百姓围观,而是安排在又往里走过一段,穿过另一重院门后的,二堂签押房内。

可以说,县衙最重要最核心,也是所有官吏人等办公的场所,就在这二堂。

在这个四四方方的院落里,依次排布着十多间办公房,无论是县令,还是县丞主簿,又或是更低一级的吏员人等,白日里都在这儿办差做事。

然后某个角落里,还有个空间不小的堂屋,里头便是县衙三班衙役们平日逗留的所在。在其旁边,还有县衙的后厨食堂,厕所,以及最被人所避讳的,专门用来陈放无主尸体的殓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因为有名的剥皮萱草之酷刑,那塞了草的官员人皮就都是放在这土地庙里陈列,让一县官吏百姓参观的。

大明洪武年时,曾有明令,查实贪污超过六十两白银之官员,便行剥皮萱草之刑。

想想大明朝那微薄的俸禄,再想想那些官员平日里的开销,以及手上的权势,可以说,当初几乎每个县都曾出现过官员被当众剥皮惨死,然后他的一身皮子又被草塞满立在这土地庙里的情形。

都说秦始皇是手办达人,其实老朱也不遑多让,那一个个立在各县衙前土地庙里的草人,也算是邪典手办了。

过了两亭再往前,就是县衙大牢,然后再穿过一道门户后,才又豁然开朗,前方正是县衙里最庄严肃穆的所在——大堂。

第三卷小县与小官 第二十五章 新任县丞醉县令(上) (第2/3页)

善罚恶二亭了,前者里头的石刻榜文多写有本县某某善长仁翁的好人好事,比如修桥补路,捐款修建学校,灾年救济百姓什么的。

至于后者,则写着历年来在本县犯下过重罪的犯人的种种情由,以及最后的处置情况。

当然,更惊人的,还是罚恶亭背后的那座很不起眼的小小土地庙。

别看它现在破旧,好像随时都会倒塌,可在几十年前,却是所有官员眼中最可怕的所在了。

阅读大明曹阿瞒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