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爷爷哭坟,朱元璋你激动啥?

〖我给爷爷哭坟,朱元璋你激动啥?〗

第235章 仗剑去国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朱标犹豫了刹那,还是回答道:“不如让二弟回去吧。”

“荒唐!”朱元璋顿时有些不悦,“怎地还给那畜生求情?在封地惹得天怒人怨,如今不让他好好反省,难道还要放回去,这岂不是助纣为虐?”

朱标心里叹了口气,说道:“让英儿去也行。”

“按照礼法,英儿明年就要就藩了,咱打算让他去苏州府就藩吴王,不一定有时间前往关中。”

这件事情,是朱元璋第一次跟朱标提及,而朱标听闻,心中的反应反而有些奇怪.果然如此。

朱元璋似乎在权衡利弊,他深知马皇后的担忧并非无的放矢,但眼下局势紧迫,他需要一个能够迅速稳定济州岛局势的人选,而常茂虽然让人担心是否会因为性格而导致类似张飞的结局,但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想,想要压服这些自成一体的鞑子,似乎常茂也是个好选择。

朱元璋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决断之色:“眼下朝中能将虽多,但真正适合前往济州岛的却不多,常茂虽性格粗豪,但正是他的勇猛,咱觉得能够在济州岛上迅速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朱元璋点了点头,目光转向朱标:“标儿,你觉得郑国公常茂如何?”

常氏是朱标的亡妻,常茂自然就是朱标的妻弟,也就是俗称的小舅子,这件事情朱元璋是肯定要问朱标意见的。

朱标微微一愣,随即沉思片刻,答道:“父皇,郑国公勇猛善战,性格直爽,在军中素有勇名,不过性格粗豪,行事不拘小节,恐怕难以胜任节度一方的重任。”

朱标话语中的节度,指的当然不是节度使,而是武将镇守一方的代称,从唐朝以后,就经常这么沿用了。

这时候马皇后也微微颔首,表示认同朱标的看法:“标儿所言极是,常茂虽勇猛,但性格上的确有所欠缺,治军的本事也比其父要差不少,镇守一方需要的不只是武力,而且济州岛孤悬海外情况更是复杂,若让他前去,恐怕会适得其反。”

而在朱标的心里,他也隐约有了猜测,那就是关于“为什么这几年父皇不让他离开京城,甚至不是不让他离开应天府,是郊外都不能去”的缘由了。

马皇后开口问道:“你可知道,为什么这些年我和你父皇不让你离开京城?”

朱标窥着马皇后,小心翼翼道:“孩儿不知。”

“因为英儿,预测你明年若是离开了京城,前往陕西巡查西京选址,便会有不忍言之事。”

朱标的心中震了震,他当然想过这种可能性,但如今亲耳听到,心里还是难以平静,毕竟他好端端一个大活人,知道自己的死期,这怎么想怎么难受。

三吴之地,从东晋开始,原本指吴郡,吴兴,会稽,而后来含义则泛化了,成了指代长江下游江南的一个地域名称,苏州府、常州府、湖州府、松江府、杭州府,其实都能笼统地称作吴地。

而作为整个华夏经济最为发达、土壤最为肥沃的区域,这里是不折不扣的重地,在二十多年前就有同时存在着两个“吴王”,一个是苏州府的吴王张士诚,另一个自然是应天府的吴王朱元璋。

应天府是京城,不可能封给藩王,而江南地区作为京畿之地,在原则上也是不封藩的,不过鉴于朱元璋对朱雄英的喜爱,以及朱雄英给大明做出的突出贡献,这个原则要是打破一下,好像也不是不可以。

朱标又点了几个人的名字,朱元璋都不满意:“巡视关中的人选,咱还得好好想想,以后再说吧。然后还有最后一件事济州岛上的蒙古贵族们各怀鬼胎,咱需要一个得力之人前去整顿军纪,收服人心。”

马皇后闻言轻声问道:“陛下心中可有人选?”

所以,五京的选择其实没什么太大的争议,但如此重要的政治举动,派遣重量级人物前往巡视,却是必须的流程,否则就会显得有些没滋没味的。

朱元璋自己其实是想出去走走的,毕竟从大明开国以后,二十多年了,他基本就在应天府待着没动过,要是不趁着能走得动走一走,恐怕以后身子骨就不支持再出门游览了。

但是,作为一国之君,他并不能轻动,而且如今大明江山也需要他这个掌舵人,用以震慑不轨之徒和把握方向。

所以出去的想法,被朱元璋深深地埋在了心里,如果有一天,他退位成了太上皇,倒是可以四处走走,见识见识大明的壮美河山。

而眼下考虑到关于朱标的预测,实在是没人敢冒这個险,让朱标去陕西巡视。

不过考虑到马皇后本身的那次重病,还有徐达的重病,这些大劫的渡过,可以说都侧面印证了朱雄英的预测。

“那只要待在京城里就没事吗?”

马皇后拉着他的手说道:“你身子骨还是弱,经不起风霜,便好好待在京城就是了。”

听着母亲的劝告,朱标也是有些失落,不过这跟他当太子、当皇帝倒是确实不冲突,毕竟历朝历代,无论是太子还是皇帝,绝大多数都是在京城里待一辈子的。

而且,关于自己身体的情况,朱标其实心里也是清楚的,自己这些年疏于锻炼,而且劳心劳力,确实平时坐的久了站起身来都会头晕目眩,每年更是基本都会有点小病,有时候是风寒有时候是其他乱七八糟的,都不致命,但是难免会影响健康。

“父皇?”

“标儿啊。”

朱元璋叹了口气,让朱标更加摸不着头脑,什么情况这是?

“有件事,我和你母后也不能再瞒着你了”

要是朱雄英搁这,脑海里肯定就蹦出来“你其实不是爸爸妈妈亲生的”台词了,不过朱标虽然不懂这个梗,但显然也知道好像有什么秘密即将揭晓。

说白了,朱标就属于那种现代的办公室中年领导,肚子大到走两步就喘,平时躺着坐着也都是怎么舒服怎么来,吃完饭就午睡也是寻常事,再加上平常事多,健康方面自己也就没多少精力去关注,所以抵抗力是非常弱的。

这件事情,也算是为朱标敲响了警钟。

见朱标听劝,朱元璋和马皇后也松了口气。

随后,朱元璋又提起了巡视陕西的事情:“这件事情,毕竟是伱自己的事情,如今即将到预测的时候了,咱年纪大了,也不方便动,可重新设立五京也是大事,若是你去不得,你有什么看法?”

五京的事情,朱标也清楚,多京制用了这么多朝代,利处远远大于弊处,没什么不好的,而且如果定了西京西安府和北京北平府,那这两个京城,显然是用于应对西域和辽东方向的,战略意义很大,而南京应天府则是江南经济中心,中京凤阳府是龙兴之地,东京开封府则有着象征“重开大宋天”的政治意义,同时也是中原腹心。

第235章 仗剑去国 (第1/3页)

与此同时。

在皇宫的乾清宫中,朱元璋已经批阅完了今天的奏章处理好了政务.这通常也意味着朱标也完成了工作。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马皇后则坐在一旁。

朱标的目光在父皇和母后之间游移,不清楚这阵仗是想干什么。

阅读我给爷爷哭坟,朱元璋你激动啥?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