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复读战高四,你捡漏上军校?

〖让你复读战高四,你捡漏上军校?〗

第二百六十章 庆典收官,迎接最后的安排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融安小舟村,陈钧的家里。

父亲陈白水,母亲李秀芬两人更是早早打开家里的电视机。

夫妻二人坐在沙发上,等待着阅兵的开始,他们和陆院,和京都广场上聚集的人群不同。

陈白水带着妻子就是为了观看自己孩子,出现在阅兵仪式上的画面。

因为陆院那边早就通过武装部,一个月前就给家里说过,陈钧被定为学院方队的擎旗手。

因为他们知道,这将是阅兵开始的第一个重头戏。

也预示着正式开始。

一声又一声雄厚的嗓音,响彻整个广场。

“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

回应这句话的声音:“为人民服务。”更是犹如炸雷震空,怒吼声萦绕整座天空。

声音传到全国各地,走进千家万户。

而喊出这些声音的战士,脸上写满了坚定与自豪,任谁看到他们此时的神情,都能看出这些战士。

这些拥有钢铁意志一般的军人,正在为身处此时的位置,而感觉到无限光荣。

广场外围的民众,都被这些声音所震撼。

陈钧作为学院方队的擎旗手,他本身就站在整个方队的最前面,并且距离广场外围装饰起来那团巨大的“1945—2015”花圃非常近。

可能镜头一开始是为了照这个花圃标志,也可能就是为了照学院方队。

反正不管啥原因,阅兵第一个环节进行还没有到一半的时候,一个硕大的镜头直接锁定陈钧,锁定他手中的旗帜,来了一个极为清晰的特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终于,随着时间慢慢推移,广场外围流动的人群慢慢站定,喧嚣的声音越来越小时。

阅兵仪式,正式进入了倒计时。

一辆红旗车,在万众瞩目中,缓缓驶出城楼。

类似的仪式已经进行过不止一次,许多坐在电视机前的民众,激动的坐直了身体。

她觉得那场面距离自己太远了。

孩子有出息她当然高兴,但没必要非千里迢迢跑到京都去,当然,更重要的是,陈白水和李秀芬以为学院申请这些会很困难。

不想给自己孩子增加负担罢了,这毕竟是国级大典。

但此时,二人却紧张的坐在电视机前,眼睛一眨不眨的看向屏幕,看着每一个身穿军装的身影。

试图找到自家孩子的位置。

当时过来的时候只为看升旗仪式,就是有点尴尬的是,那时候因为人多,都没有挤到跟前。

但这次不一样。

他这次手中还擎着旗,就站在距离广场不远的地方,静静的等待。

金秋九月,阳光洒落在广场上,熠熠生辉。

一辆辆战车趴在道路两旁,犹如伺机待动的钢铁巨兽一般,在阳光的照耀下,泛出冷冽的寒光。

甚至陆院的领导还曾着手安排,准备邀请夫妻二人过去京都广场观众席,近距离感受阅兵的场面。

只不过被夫妻二人给婉拒了。

缘由嘛,也不难理解。

陈母李秀芬一辈子都没怎么出过远门,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往陆院参加孩子的开学典礼。

京都太远了,远的不是距离,而是对于李秀芬来说在心里上的距离。

一群嘴角还长着绒毛的半大小子,瞧着京都广场上的盛况,连呼吸都变成了小口小口的送。

瞪大眼球,似乎是生怕错过某個细节。

甭说这些新生蛋子了,就连何京他们,也都是紧紧攥着手指,脸颊肌肉紧绷,目光死死的盯着前方投影的显示屏。

咱也不知道他们在瞅啥,因为阅兵还没开始呢。

。。。。。

受阅方队这边全部到位后,所有受邀近距离观看阅兵的观众开始入场。

广场的外围更是早已人山人海,这些可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民群众,身着节日的盛装,手中拿着小红旗踮着脚,一直朝里侧观望。

他们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每一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早早的来到这里,只为亲眼目睹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尽管大典还没开始,但看着远处半空中彩旗飘扬,气球升腾的景象。

拉开长阵,颇为壮观。

路上足足行驶了将近三个小时,陈钧他们学院方队才抵达预定场地,在各自的位置上列队站好。

这里的广场陈钧不是第一次来了。

大一寒假时,那次参加总政的考试,曾和杨帆,梁魁,何京他们一起来过。

但今时不同往日啊。

同样也能为这盛大的阅兵仪式,在即将开始前,增添浓厚的节日氛围。

各路媒体,外宾外媒纷纷到场,那场面,岂止是用一个热闹,就能够形容的。

毫不夸张的讲,此时此刻,全世界的目光都被集中到这里。

伴随着距离典礼开始时间越来越近,广场周围聚集的人群也越来越多。

远在西京的陆院大礼堂内,两千多人齐聚一堂,瞪着双眼,观看从七点半开始,就已经转播的现场实况。

第二百六十章 庆典收官,迎接最后的安排 (第1/3页)

运输战士的大巴车,从阅兵村缓缓驶出。

别看陈钧他们出发的挺早,可参与阅兵的战士太多了,绵延在山脚的大路上。

方队还没接受检阅呢。

这些一眼望不到头的车队,却已经在深夜展示出了雄浑壮阔的架势。

阅读让你复读战高四,你捡漏上军校?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