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色

〖财色〗

第二百四十九章 交换求月票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去年六月,高层对经济形势的估计是越来越严重,六月二日在讲话中的用词是萌芽状态,十五日改称矛盾和问题,十九日则进一步强调突出矛盾和问题。朱老板自任央行行长,银行开始把发放出去的贷款收回来。

到七月底,就把拆借资金收回来三百亿元,还增加了四百亿元的储蓄。银行以此为储备,又可以发行几百亿元去收购夏粮了。国库券又有人买了,财政部不再找银行借钱发工资了,股市也止跌启稳了。

老头儿就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出来收购粮票地。因为此时粮票已经作废。但是存量粮票还是很多地。尤其是在很多消息不灵通地地区。人们仍然把粮票当做硬通货小心地收藏着。不肯浪费一点儿。结果到了现在都成了废纸。

收购地价格自然是非常低廉地。随便拿一样儿小东西。就可以把过去几百块钱都换不来地粮票给收到手中。甚至于有些人根本就不在意自己地粮票究竟值多少钱。这种东西如今不能使用了。留在家里面看着也挺闹心地。只要有人肯要。自然就是赶紧出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方政府给农民打白条,许多农村地区出现了不满情绪。打白条现象的重要原因是集资摊派繁多,当时,人民的事业人民办成为非常流行的一句话,政府部门和干部们常常拿它做理由向农民收钱、派工,农民则抱怨说办不尽用之于民的事,收不完取之于民的钱。

站在农民的立场看问题,让粮票退出历史的方式并不光彩,因为取代粮票的一度是对农民更加苛刻的白条,结果白条欠了钱,钱又贬了值。

造成给农民打白条的原因,就是去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七千亿元大关,大量政策性农副产品收购资金被转移或拆借,到了农副产品收购旺季,资金却不能及时回笼,这是打白条现象的一个重要背景。

打白条现象的背后,又是整个宏观经济的通胀格局。

取消粮票后五天,国家即上调银行利率,此时已经显示出中央对通货膨胀的危险的强烈警惕。高档进口家电一夜间上涨了千余元,国产洗衣机和其他家电价格也以两成三成的涨幅往上蹿。

第二百四十九章 交换求月票 (第1/3页)

头儿果然是个贩粮票的,不过他这次跑北京,确实被T+

粮票取消了,但农民遇到了打白条这个新鲜事物。市场正名了,但经济遭到新的权力的操纵。去年出现的通货膨胀,实质上应该说是通货**,大量官倒开始去炒房地产、炒股票、炒期货,形成一大批比物资倒爷破坏性更大的货币倒爷。

去年两会之后,市场经济目标刚刚确立,以至于经济形势在接续前年的兴奋时出现了通货膨胀。到了去年的年底,市场粮价直线上升,由南至北,迅速升温,优质米的价格一斤涨了一块钱左右,普通大米价格也上涨五毛左右,其他粮食的价格也相应上涨。

事实上去年农业大丰收,粮食总产创历史最高纪录,但是前年粮食收购期间大量的白条,让粮农辛苦了一年后收入无法兑现,导致粮农种粮售粮的积极性下降。

阅读财色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