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色

〖财色〗

第五百三十七章 柯达的掌舵人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在这些巨头进军中国市场前,应当说中国的感光材料工业还是具有一定基础的,共有天津、上海、汕头、厦门、无锡、辽原、保定等第七感光材料工厂,但在洋货的大举进攻面前,这些企业纷纷败下阵来,六家企业陷于停产和亏损境地,最多一家负债已达四十多亿,只有乐凯尚余一丝招架之力。

洋货进逼中国市场的手段,其一就是廉价销售。在美国本土,柯达彩卷的零售价格为五美元左右,在日本国内,富士彩卷大致也在这个价位上。国际市场批发价,柯达卖二点六美元,富士卖二美元,而到了中国的海岸价,柯达和富士只卖一点三美元。

其二就是大量设立专卖店。柯达和富士凭藉其雄厚的财力,在中国各地建立销售网站和彩扩店。他们采取免费装修门面、优惠提供冲洗设备、让利洗扩、高额回扣、出国培训、旅游等促销手段,抢占国内零售市场,导致没有什么影像店愿意采用国产的胶卷。

八十年代的中国彩卷市场,可以说是富士一统天下,市场占有率最高时曾达到一半,然而自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去年年底,柯达公司董事会宣布,拿出十亿美元,在两年时间内,剪裁一万名雇员。而在此前的几个月内,公司已经砍掉了两百多个高级管理职位,今年柯达的研究与开发费用也在十亿美元的基础上减少一个亿,以减少开支。

近年来,西方经济不景气,波及感光材料工业,使该行业的竞争日

益激烈,柯达和富士一直都在寻找降低成本、开拓市场的新途径。

目前而言,世界感光材料的消费水平,美国人年平均消费彩卷三十七个,日本人三十个,中国人只有零点一个,但中国感光材料消费的年增长速度分别是美国的四倍,日本的五倍。预计到六年之后,中国将超过美国和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感光材料市场。

正是看好这一点,柯达、富士和爱克发纷纷把目光投向中国,希望扩大在中国的市份额,进而垄断中国市场。

第五百三十七章 柯达的掌舵人 (第2/3页)

计的数据表示,仅在日本市场就损失了近六十亿美元。

面对这种情况,裴学德提出了扩展国际经营空间,开辟营销渠道,呼吁克林顿政府制定具体计划,以帮助打开日本市场,并建议美国政府考虑对进口的富士胶片增收关税。与此同时,柯达关闭了经营不善的澳大利亚工厂,加大了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力度。

一九九四年的年初,上任才两周的裴学德就率领柯达公司代表团来到中国,向中国政府表达了柯达的意图,这就是全行业收购中国感光材料工厂,同时在中国建立具有时间一流水平的感光工业。

裴学德在向新闻界解释柯达看好中国市场的原因时,是这样说的,他说只要中国有一半人口每年拍一个三十六片装胶卷,足以将世界影像市场扩大四分之一。中国每秒多拍五百张相片,便相当於多了一个与日本或美国相等的市场,中国的潜力比其他任何地方都要优厚。

阅读财色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