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将门

〖大宋将门〗

第526章 二王相斗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比如赵宗景,他就借着来西京陛见的机会,把两个儿子都塞给了王宁安。还有人比他更过分,老将军王德用,将七个孙子都送了过来。

还有韩绛和韩维,这对兄弟也写了一封信,恳请王宁安收下韩家的子弟。

另外曹佾、柳羽、潘肃、呼延达、这帮将门也把孩子送来了。

曹佾还搂着王宁安的脖子,语重心长道:“二郎,谁你都可以不收,可是咱们自家人的孩子不能不要啊!这么多年,将门被欺负得太惨了,你可一定要帮着大家伙出头儿啊!把咱们的孩子教好,让他们以后不受欺负,我可拜托你了!“

这家伙一把鼻涕一把泪,弄得王宁安浑身恶寒,至于这么严重吗!

青苗法作为王安石初次为相,最早推出的一批法令之一,可以说立意非常好,也切中要害。

大宋的百姓负担太重了,别看开封等少数城市,生活富足安逸,要什么有什么,实际上大片的农村,百姓失去田地,七成的土地集中到世家大族手里,到处都有无业游民,有工作的时候,搬运货物,没事的时候打架斗殴,偷窃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说国舅爷,你又不是不知道,一个羊也是赶,两个羊也是放,横竖我都是孩子头儿了,无所谓的。问题是你姐夫。”

“我姐夫?怎么啦”

“你姐夫把殿下安排在了我家,你们把人送来,就等于成了殿下的伴读。”

“啊,对啊!”曹佾眼睛冒光,一拍手,“这更好了,让他们陪着殿下一起玩,从小培养感情,以后保证个顶个大忠臣!”

王宁安心里暗说这才是你们的真实打算吧,不然一帮穿开裆裤的,跑来学什么理财,简直笑死人了!

哪怕再顽固的人,就像龙昌期那样,也不敢随便指责王宁安胡说八道。八十的老翁,面对着王宁安的讲课内容,苦苦思索。

手边还放着一堆铜钱,不停琢磨着,居然越琢磨越有收获,龙昌期扪心自问,要是年轻六十岁,没准就跑去王宁安的门下,直接拜师了。

龙老头不好意思去,但是许多国子监和太学的生员都动心了,他们不再小觑六艺,相反,恨不能立刻进入王宁安的门下,追随他学理财大道。

当然,现在六艺还在改革之中,王宁安也无暇收徒。

但是不要紧,这世上永远不缺能走后门的人。

“国舅爷,我可说了,这是你姐夫的事,自从钱家之后,陛下可是生怕殿下什么出了坏人,出了我们家的两个,谁也不让接近,要想进我家的门,你自己想办法!”

曹佾呵呵一笑,“这可难不倒我,也不看看,殿下可是我的外甥,当舅舅的能害他吗!”

曹佾一溜烟儿跑向了皇宫,去找她姐姐去了。

……

除了这帮慕名而来的学生,王宁安真正重要的事情还是落实青苗法。

第526章 二王相斗 (第2/3页)

,从第一天开始,就有无数人奋笔疾书,把王宁安所讲都录下来,然后刊印出去,按理说这是地地道道的盗版,可怜的王二郎连一毛钱稿费都拿不到。

但是那些人丝毫不觉得过分,还自诩帮着王宁安布道,简直让王宁安欲哭无泪。

不管怎么说,王宁安都是投下了一枚超级震撼弹。

上至赵祯,下至普通的太学生,都从这五天之中,有所收获。

阅读大宋将门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