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四世三公

〖三国之四世三公〗

第三十六章 于禁不得不说的故事

上一页 简介 下一章

只是,不知道是不是曹操的头疾又发作了,许都这边没派大军,曹仁那边也没有通知,于是于禁就悲催了,成为一个变节的将领,里外不是人!

可是,这还不是最糟糕的!

【ps:今天早上去给外婆扫墓,迟了点上传,略显伤感,哀一个!!望亲们在长辈在世的时候好好孝顺,老了也不会有遗憾!!借用某马所言:且行且珍惜!!】

...

当然,野史上也有记载,说明于禁投降乃是曹操的计谋。

当时,于禁七军缺粮,曹操就想关羽也肯定缺粮,于是惊天计策涌上心头。曹操派亲信密令于禁诈降,如果庞德不服就除了他。可惜于禁心软没杀庞德,结果从此没法翻身。恰好上天很配合,下了一场大雨,在关羽决堤之后,于禁就投降了,可是于禁没有将曹操的密令告知庞德,庞德不知情,自然是跟关羽死磕,最后他带来的管材也用上了。

于是,于禁投降之后,问题便出现了。

首先,要知道这一次投降的人数有三万之众,三国之中哪一次战斗会有三万人投降,没有!因此,于禁和三万将士的投降,开创了首例。然而,关羽本身已经缺粮了,再加上这三万人,粮草很快就用尽了。

而曹操原本的计谋,便是等关羽粮尽,困守樊城配合许都派来的大军,再加上于禁里应外合,自然可以一鼓作气拿下关羽。

第三十六章 于禁不得不说的故事 (第3/3页)

的带头作用,于禁被关羽水淹七军,结果除却庞德和少部分将士,竟然大部分都存活了下来,最后被吴国解救,又回去当曹魏的将士。

由此可见,于禁投降其实相对而言是件好事。

只是,华夏自古以来接受儒家忠义思想,于禁的行为虽然保住大部分将士的性命,他的声名损失殆尽,最后曹丕让于禁去曹操墓穴探望,故意让画师画了一幅于禁受降的画。结果,已经年老的于禁羞愧之下,却是郁郁而终了。

就袁常个人以为,于禁自不是怕死之人,他跟随曹操都三十年了,领兵作战不计其数,要真的是个怕死之人,又岂能达到左将军这个位置?更何况,人生又有多少个三十年?

阅读三国之四世三公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