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四世三公

〖三国之四世三公〗

第二六三章 百家学院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也正是因为如此,许多好学的平民子弟想要学习知识却是无门。倘若运气好,被某个学者看重,那么他便能改变命运;若是没有这样的运气,那就只能继续当一个平民,每天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建设书院,不知道贤侄具体有何打算?”

蔡邕微微皱起眉头,低声问了一句。说真的,蔡邕其实并不觉得袁常建设书院的话是个好提议,并非是蔡邕不想让知识传播,而是建设书院的意义不大。

当今天下,各地多多少少都有书院。例如京城的太学院,豫州颍川书院,荆州南阳书院等等,这些书院都非常的大。但是,书院的学生,却是从来不会满。

朝廷大部分的官职都被世家大族所把持,他们的权力无疑是极大的。但是,他们的后辈子弟虽然不少,但是按年龄阶段来划分的话,到书院学习的人,显然无法填满书院的空缺。但是,书院也不会因为人员不满,而让平民子弟进入学习,那是不可能的事。书院的存在,就是让世家大族的子弟得到培训,从而达到家族的需要,在日后踏上某个位置,然后替家族效力。

书院并非是慈善家创办,而是世家大族其中某些先辈创办的。或许,开始的时候,那些先辈是为了传播知识、教育世人。然而经过时间的演变,书院的性质已经变了。变得唯利,变得只是一个培养世家大族后辈的基地。

第二六三章 百家学院 (第2/3页)

弯抹角。经过诸多事情,老夫已对官场没有念想,倘若贤侄要让老夫出仕,老夫只能说无能为力。若是其他事,贤侄提出来,老夫能做到,绝无二话。”

袁常在之前的时候,是有打算让蔡邕在渤海郡任职。当然,袁常也不需要蔡邕做什么,只要他挂个名头就好,以蔡邕曾经的名声,肯定有众多士子会蜂拥到他渤海郡。到时候,渤海郡就无须为官员的事情担心了。即便以后袁常有更大的地盘,也不用操心。不过,既然蔡邕无心出仕,袁常当然不会勉强。只要蔡邕呆在他的地盘,这就足够了。

“既然伯父这么说,那小侄也就不勉强。其实小侄是打算建设学院,想要伯父出任院长一职。”

袁常说着,双目闪着精光望向蔡邕。

阅读三国之四世三公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