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四世三公

〖三国之四世三公〗

第三零六章 危急时刻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既然做出决定了,袁绍便让颜良、文丑各领五千人,出城试探。

城外正在挖壕沟、土堑的公孙瓒士兵见到邺城城门大开,袁绍的士兵出击,立马开始奔逃。随后,文丑和颜良下令士卒开始查探,地底下是否有地道挖掘。不过,查探了半天,却是没有发现有地道的迹象。颜良和文丑继续推进,一直探查到距离邺城三里外,还是没有丝毫有地道的迹象。

“轰隆隆…”

正当颜良、文丑还要推进之时,却是传来一阵阵山呼海啸之声,听这动静,便知道是有大队骑兵行动的阵势。

“不好,是白马义从,立即撤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颜良和文丑二人又岂会不知白马义从的威名,他们虽然有六千人,但是被白马义从这样的骑兵冲锋攻击,即使白马义从只有二千人,他们这六千人也挡不住。颜良和文丑虽然高傲,却也还有自知之明,当下便下令撤退。若是再慢一点,估计这六千人就要交代在这里。

颜良、文丑二人下完令,果断的翻身上马,向着邺城奔去。而其他的士兵,有骑马的也上马奔逃,没骑马的撒开脚丫子奔逃。白马义从的威名,都是从战场杀戮得来的,谁也不会去质疑。

虽然只有短短的三里距离,对于没有骑马的袁绍士兵而言,却是一段噩梦般的距离。运气好的,还能跑回城内,而一些士兵才跑了一段距离,就已经是气喘吁吁,结果被赶上的白马义从给击杀了。最后,白马义从追到邺城三百米处之时,就已经停下,城上的弓箭手早已是整装待发。白马义从虽然是精锐,也不会当成靶子去让人家射。

结果,出城六千人,最后活着回来的就只有四千余人。没有交战,就这样平白折损了将近二千人,这样的结果让袁绍气的脸色铁青。

“主公,公孙瓒的白马义从能够如此迅速出动,可见是早有准备。幸亏此次只派了六千人,公孙瓒没有派更多的人出击。否则,此次我军必定损伤惨重。故此,属下以为,决漳河之计,必定是公孙瓒的阴谋,想要诱我军出城。”

然而,袁绍有御下之道,其余谋略和军事才能就差了一大截。再加上他犹疑的性格,更是难以做出决定。

倘若是曹操在这里,估计早就做出决定了。

许攸跟了袁绍这么久,自然知道袁绍的性格。眼珠子转了一圈,当即便有了主意,上前道:“主公,元图和公则二人所言皆有道理。然则,公孙瓒如此行为,我们却是不能不管。既然如此,可派遣一队军士出城掩杀,并且查明公孙瓒是否令人在地底挖掘地道。”

“子远所言甚是,便依子远所言!”

见许攸都这么说了,袁绍于是点头同意,其他人自然没有意见。反正不管有事没事,跟他们都不会有关系,最多算他们不作为。郭图的提议,有辛评支持;而逢纪的提议,却是没有人同意,审配跟逢纪不合,二人的家族一直都处于斗争之中,虽然抵制颍川前来的家族,却也没有联合。其他冀州本土家族出身的子弟,见到他们斗的如此激烈,心中更是高兴。最好郭图和逢纪两败俱伤,让其他人左手渔翁之利。

逢纪嘴角飞快的闪过一丝笑容,嘲讽的看向郭图、辛评。这一次的交锋,显然是他逢纪胜利了,至于那阵亡的二千士兵,逢纪根本就不在意。只要他能胜利,死更多的士兵他都不在乎,那些士兵的性命是低贱的,不是吗?

袁绍深深吸了一口气,看向脸色羞愧的郭图和辛评二人,安抚道:“此非公则和仲治之过,实乃我军未准备齐全,贸然出动。否则,也不至于会被公孙瓒杀个措手不及,公则、仲治你们二人无须介怀。”

“主公大义,属下万死不辞!”

郭图和辛评二人脸上闪过感动之色,袁绍并没有因为此事责备他们。虽然,大家心知肚明袁绍的话是收买人心,但是,却是很中听,即使知道袁绍是在收买人心,他们也认了。毕竟这次是他们提议出城查探,结果使得己方折损二千人,袁绍肯替他们遮掩这个过错,他们又有何不满意?

至于逢纪,也没有提出要因此责罚二人。逢纪也有犯过错的时候,袁绍

第三零六章 危急时刻 (第2/3页)

的士兵挖掘地道,一旦漳河水积蓄足够,打通地道和壕沟、土堑,邺城必然被淹。”

“主公,属下以为公则所言在理。”

说话之人乃是辛评,跟郭图都是颍川一系,两个家族联合对抗冀州本土家族,一荣则荣,一损则损,辛评当然会支持郭图。至于逢纪记恨的眼神,辛评岂会在乎。

袁绍有些迟疑,不知该如何决断。论玩弄权术,控制属下之间的平衡,出身于袁家的袁绍自然是得心应手,就如他的麾下之间斗争,袁绍都清楚。但是,袁绍没有去阻止,只有让他们去斗争,在斗争中发展,变得更加优秀,才能让袁绍发展的更快。袁绍的能力,便是御下之道。所以,袁绍的麾下之间有斗争,却也不会明目张胆的陷害,否则,袁绍早就出手惩罚。

阅读三国之四世三公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