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四世三公

〖三国之四世三公〗

第五一二章 建设天津

上一页 简介 下一章

见众人都在很认真的倾听自己的讲话,袁常喝了一口水,接着说道:“天津的建设将转移到雍奴西北的范围,除了要建设城池,驻扎守军之外,还要在海上建设一座船坞。天津的治所在雍奴,距离沿海位置有些距离。故此,将天津的治所转移到距离沿海位置较近的潭落城,天津军区的军营也转移到此,以便能够更好的守护船坞。天津的建设乃是与北京城的建设一般重要,天津的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所以,田楷,荀錶,刘顺你们三人定当要通力互助,努力建设天津,莫要让我失望!”

“属下等自是不会辜负幽州牧的厚望!”

田楷,荀錶,刘顺三人神色端正,严肃且坚定的向袁常表示自己的态度。对此,袁常自然是极为满意。跟三人诉说完毕,袁常这才将目光转向马钧,天津的建设自然需要马钧的能力,而且,马钧的作用在其中也是至关重要。(未完待续。)

渔阳郡自治所雍奴西北的范围便是天津所在的区域,天津早在远古的时候乃是一片海洋,在黄河泥沙的作用下慢慢露出海底,形成平原。历史上黄河曾三次改道,皆在天津入海。就袁常所记得,最后一次改道似乎还没有生,如今袁常既然准备建设天津,自然要提前预防黄河的问题,不会让改道的事情生在天津身上。

说来天津这个名字的由来,也是大有深意。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登基后,将他的儿子们分封为王,驻守在全国各地。其四子朱棣被封为燕王,驻守于北平,就是现在的北京。朱元璋去世后,传位给他的长孙朱允炆。朱棣为与朱允炆争夺皇位,动了中国历史上的“靖难之役”。1399年,燕王朱棣率军南下,从天津三岔口渡河袭取沧州,于14o2年攻入当时明朝都南京,登上了天子宝座。朱棣登基后,对他争夺天下时经过的三岔河口十分赞赏,认为是块风水宝地,叫群臣献名。最后,朱棣选中“天津”二字,意为“天子渡津之地”,天津由此得名。不久,朱棣迁都北京,天津便成了京城的门户,军事地位日益重要。明朝永乐二年(公元14o4年),在天津设卫,“卫”是明朝的一种军事建制,天津共设三卫,驻军一万六千多人。于是,人们又把天津叫做天津卫。设卫就要筑城,天津作为一个完整意义的城市历史由此而开始。

袁常要建设天津,不仅要将天津作为一个海军基地,同时也是海上贸易的一个港口。当然,如果说要建设港口,最适合的无疑是上海,从地理位置而言,上海自然比天津更适合。不过,如今的上海在东吴孙策之手,袁常触及不到,而且,作为长江的出海口,如今的上海似乎也还没有稳定下来。况且,如今的江东一带还属于相当落后的处境,上海的展,也是从南宋之后才开始,经历过明清两朝,直到鸦片战争,英国令当时的清政府开放上海,上海才算是真正的展起来。

从南宋到清朝末年,历经将近七百年,上海才建设起来,比之北京的建设时间还要长,袁常怕是活不到把上海建设起来的那个时候。故此,袁常眼下也只能选择天津为港口基地,至于其他诸如上海,泉州等重要港口,只能留给子孙后代来解决了。

第五一二章 建设天津 (第3/3页)

们的地位提升还要靠刘顺进行,当然对刘顺也是极为客气。

看着三个人在那客套,似乎基情四射的模样,袁常自然没兴趣看三人搅基。于是打断到:“你们要联络感情,等正事说完了再去,我也不会阻拦你们3p。”

虽然不知3p是什么意思,但是,三人也直觉到这并非是什么好事。

袁常让荀錶吩咐佐吏将渔阳郡的地图取来,在众人面前展开,然后指着地图说道:“渔阳郡自今日起便易名为天津,意为****津岸之口,还有这拱卫北京城的职责。”

阅读三国之四世三公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