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四世三公

〖三国之四世三公〗

第五四八章 初见张良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袁常一脸鄙夷的说了一句,见南华一副你别唬我的表情。讪笑了一声,只好说道:“南华道长可知我如今的境界,乃是第七感-末那识的中级阶段。而到了末那识的境界,便拥有一种能力,那便是能够感知过去、现在和未来将会发生的事情,所以,谋圣是后世之人对太玄真人的称呼。想当初太玄真人辅佐高祖建立大汉朝,让高祖从一个一无所有的人物。创下建立汉朝四百年基业的辉煌,如此成就。岂会当不得谋圣的称号。”

“家师自然当得上谋圣的称号!”

听得袁常称赞张良,南华也是一副与有荣焉的表情。

一旁的太史慈一脸疑惑的看向袁常和南华二人,原来刚才袁常二人的对话他并没有听到。之所以如此,也是袁常故意为之。如今太史慈还没有达到第六感的境界,过早的了解第七感的事情反而对他不利,所以。袁常只是针对南华说话,太史慈才听不到。而南华虽然如今也还没有达到第六感,但是,南华是修道之人,境界对于修道之人而言。并不是一个障碍。以他们的心境,任何的境界都不是问题。对于他们而言,时间和顿悟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袁常也并不用担心会影响到南华的心境。

“到了!”

一座普通且简陋的道观终于出现在袁常三人的面前,南华也适时的停了下来。其实,不用南华提醒,袁常之前就已经感应到有人在道观之前等候。一名看上去只有三十多的中年男子,以及一个看上去五十多的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幽州牧谬赞,贫道所知与家师相比,犹如萤火之光与皓月。”

“那是自然!太玄真人被称之为谋圣,南华道长你不如也是很正常的,无需气馁,相信有朝一日南华道长你能超越太玄真人。”

南华一番自谦的话语。袁常倒是不失时机的打击了一番,让南华和太史慈好生无语,心中暗叹怎么会有这样的人。

南华行了一礼,不解的问道:“幽州牧,此前听你称呼家师为谋圣,为何贫道从未听闻过这个称号,是何道理?”

“你深居山林,又岂能知晓。”

第五四八章 初见张良 (第2/3页)

 而且,当时汉代神仙方术流行,他们往往透过符咒治病、占星等来吸引群众;而佛教中人为迎合当时俗尚,也兼用占验,预卜吉凶、治病等方术以接近群众,作为传教方法。例如西晋末年,西域僧人佛图澄来华,他用方术感化石勒,阻止了他的残杀,其后亦为石虎所崇信,此等方术,极能吸引一般民众,使中原人民逐渐奉佛。

最后,佛教既得君主的崇信的优待,所以君主常将财产捐於佛寺,天下更从风而化。北朝朝士死者,其家多舍居宅,以施僧尼。南朝豪贵亦常舍其邸宅,以起佛寺,至於以金钱货贽田地捐给佛寺者,为数尤多,故佛寺财产年年增加。要看书ww要w·1ka书nshu·cc佛教寺庙既有大量财富,亦能致力於社会福利,以收揽人心。政府又容许附属於寺庙的土地及人户免国家赋役,而投归佛寺,故造成佛寺财力丰盛,劳力大增,故在社会经济上有一特殊地位,确保其势力发展。

如今佛教虽然还未兴盛,而南华能够知晓佛教的情况,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一个新的教派兴起,必然会引起本地原有教派势力的注意。佛教从西域传入中原大地,道教人物又岂会注意不到。虽然佛教的传入得到道教的注意,但是,却并没有被重视,以致于后来道教反而被佛教盖过。佛教在西域本土没能发展,还被诛灭,反而在中原这个异国他乡壮大,不得不说,这也是一件让人感到神奇的事情。而之所以会如此,先是道教初期没有过多的关注,也是因为道教提倡的是无为的理念,脱离俗世;而佛教虽然说是出家人,六根清净,但是,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很显然,佛教做的事跟他们提倡的理念并不一致。特别是在袁常穿越前那个时代。佛教反而成为多数人谋利的一种职业了。

阅读三国之四世三公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