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四世三公

〖三国之四世三公〗

第六六三章 迷茫的徐庶

上一页 简介 下一章

这一刻,徐庶有些迷茫了。

&/div>

窦武和陈蕃被杀之后,宦官做主论功给自己行赏。又重新开启了宦官把持朝政的局面。汉灵帝即位的时候只有十三岁,眼看着外戚和宦官相互争斗,自己也没办法处理,还被宦官劫持。终于长大了,也没外戚啥事儿了。既然没有啥事儿了,那就好好享受皇帝生活了呗。

这个汉灵帝可以说是华夏历史上最不争气的皇帝之一。以荒淫无道贪图享乐著名。史上著名的“裸泳馆”就是他造的,造好之后汉灵帝让宫女们全都光光下去洗澡,有时候自己当观众,有时候自己也参与其中。他还下令所有的宫女都穿开裆裤,以方便自己随时宠幸。汉灵帝还在宫中开起了集市做买卖,自己饰演商贩。宦官们投其所好,从地方上贡了四只驴,汉灵帝少见多怪,经常亲自驾着驴车在宫里溜圈。上行下效,导致民间驴的价钱一度超过了马。

东汉末年最后一波著名的宦官就是,张让赵忠等人,被称为“十常侍”。这个汉灵帝贵为一国之君,居然公然对大臣们说:“张让是我公,赵忠是我母”。昏庸如此,东汉不灭才稀奇了呢。再后来就发生了大将军何进诛杀十常侍。结果何进不按剧本来,放弃了外戚直接当权的老传统,莫名其妙地将董卓引狼入室,拉开了群雄乱世的序幕。

可以说东汉后期会衰败的如此之迅速,让人反应不及,一个是因为外戚把控朝政,一个则是因为宦官把控朝政。当然,严格来说真正让汉室走向覆灭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引进地方势力。否则,即便是宦官或者外戚掌权,皇室的根本还在,宦官和外戚的生存空间,就是依靠皇室,没有了皇室,宦官和外戚就什么都不是了。而且,桓灵二帝中,汉桓帝至少还有上进心,而汉灵帝则是完全堕落了,除了玩乐之外,其他的都不管不顾,倘若他有汉桓帝那一丝的上进心,也不会引得地方势力把控政权,最终给汉朝的覆灭埋下了根源。

所以,究其根本,百姓是没错的,错的最终还是皇室本身。如果按照这个想法来说,皇帝轮流做,汉朝被取而代之也就理所当然了。

第六六三章 迷茫的徐庶 (第3/3页)

且仗势欺人为所欲为,明目张胆地抢劫杀人,百姓却只能敢怒不敢言。桓帝虽然不满,但是他一直静静地不表态,就像对待梁冀一样,他有足够的耐心。后来具瑗的哥哥明目张胆地贪污犯罪,桓帝突然发难将单超等人全都抓捕问罪,一个一个降职处分。五侯专权就退出了朝廷舞台。谁想到没过多久侯览,苏康,管霸等人又成为新一轮得宠的宦官。他们除了名字,别的地方跟五侯一模一样。继续把持朝政,任人唯亲鱼肉百姓。凡是想当官的,必须得是他们自己人,导致真正饱读诗书的人却没有门路入朝为官。时人称:“寒素清白浊如泥,高地良将怯如鸡”经过侯览三人的不懈努力下,东汉王朝终于摇摇欲坠了。无论是朝堂还是地方,都被这些宦官弄地怨声载道。

尽管朝政昏暗,依然有那么一抹清流存在,比如正直的大臣李膺,陈番。他们团结在一起形成了一股清流,坚持不懈地对抗宦官集团。双方你来我往相互攻击,这种局面一直坚持到桓帝去世。

桓灵两大主角没了一个,另一个主角紧跟着上场。

桓帝去世之后,窦太后和他的父亲窦武拥立刘宏继位,是为汉灵帝。当时汉灵帝只有十三岁,于是窦太后很自然地就垂帘听政,大将军窦武与陈番辅佐灵帝。窦武和陈蕃掌权了之后就开始着手计划清除宦官。一开始还算顺利,他们成功地诛杀了苏康,管霸二人。眼看宦官集团又要被消灭,另一个大宦官曹节狗急跳墙带人闯进皇宫,劫持了汉灵帝和窦太后。并假传圣旨诛杀了窦武。陈番不顾年老体迈,带领太学里八十多个血气方刚的学生,持刀杀入皇宫救驾。正好遇到另外一个宦官,二话不说直接开砍,最终因为寡不敌众陈番以身殉国。

阅读三国之四世三公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