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

〖席卷天下〗

第623章:三大中转地之一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汉家除祭祀以及罪犯并无跪礼。”刘彦说的是实情,声音听着很是温和:“都起来罢。”

不管是先汉,还是现在这个汉国,皆是不主张双膝跪地,百姓见官也是躬身行礼,百官见君王也同样只需要躬身行礼,只有在祭祀场合的时候才会有跪礼,另外是罪犯失去不跪的权力。所以百姓哪怕是见到君王,实际也只是需要躬身行礼并转过身去,千万别傻乎乎一直盯着看。

说不是担忧跪拜成为习惯会失去骨气的那些道理,大概是拿治下百姓当人看的一种尊重,一直到明清两代见官必跪才形成规则。

刘彦是想看看这间卖布匹的店铺卖的都是什么布,先有军士进去一阵详查,后面进去一看,货架大多数竟然是丝绸和蜀锦,相反麻布倒是很少,召来了店铺的掌柜。

掌柜是一个看着有些养尊处优的胖子,能看出他处于绝对的紧张之,好像随时都会身体一软倒在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刘彦是君王嘛,不管愿不愿意都要摆些谱,是由荀羡代替来问一些问题。

“丝绸大多是扬州本地,蜀锦则是利用长江从蜀地那边购置。”掌柜说话并不利索,磕磕巴巴得和有口吃病一样,一边说还一边抹汗:“小的这边不是做零售,摆在货柜的是样品,客人下单之后,是从仓库那边出货。”

看得出来,店铺里面的样品很多,多种色彩的丝绸、蜀锦、麻木林列。成衣也摆了不少,基本是有绣一些华丽和复杂的图案或是花纹,甚至能够看到绣有龙形的图案。

现在龙并不指天子,也没有所谓的保重龙体之类的说法,并且龙也不止是有一种模样,较普遍的是腾云驾雾的龙。晋魏风度嘛,怎么没有谱怎么来,天马行空的设想很多,龙是在魏晋时期才出现有云与雾相伴的色彩,给予龙可以飞行的设计。先秦时期的龙要么是憨厚可爱,要么是像大蛇。先汉的龙则属于较凌厉有威严。

对了,可能很多人不信,但历朝历代真的没多少将龙抬到绝无仅有的高度,也很少有将龙作为图腾的朝代,相反是鸟类图腾较受欢迎。

里面的人收门板的时候,又来了十多名的军士进行警戒,门板稍微收起一些已经能够看到里面的人,那是一种人挤人的场面。

挤在一起的人,他们在门板渐渐被收起的时候,大多数人脑门已经出汗,几乎每个人都是一种想看刘彦又不敢看的模样。

“小人拜见大王!”

“小的叩见大王!”

人是在催官的催促下出了店铺,到了街道一个个跪地,口喊出来的话也参差不齐,有的是用祭祀的跪拜礼,有的直接是五体投地,场面有些杂乱。

龙是到明朝才得到官方认证,到了满清才被皇帝盖专属烙印。

现代那个龙的传人的说法,还真不知道是怎么出现的,反正在明朝或是满清敢说自己是龙的传人,一定会被拉到菜市场咔擦掉脑袋。

“这边往来行走的都是商贾。”蔡优肯定是去了解了向西的情况,一边走一边对刘彦说:“除了吃喝以及住宿,都是大件交易。”

刘彦已经发现了,京口虽然是一个渡口,可是占地的范围真的有些大,起一些县的占地还要广阔一些,光是建立仓库的用地非常大。

事实,京口现在是作为南北的贸易

第623章:三大中转地之一 (第2/3页)

海口边真的需要一个货物转站,但是后续的发展刘彦没再关注过了。

每一间店铺边都至少是两名以的军士在站岗,那是必要的一种警戒。其一间的军士是在刘彦的示意下拍击门板,向里面的人喊话让收起门板。

所谓的门板是一种长型却不宽的木板,它们是被卡在一种卡槽。

这个时候店铺基本是使用门板,那是因为店铺开门做生意需要有较宽大的门面,再来是合页还没有被发明出来,传统的门占用的空间着实大,用门板来拆装无疑是最合适。

阅读席卷天下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