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

〖席卷天下〗

第925章:汉家朝议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至尊台有龙的地方是在宝座的左右两侧,台子的边缘处护栏是苍龙的模样,它们呈现一种古铜色,满是鳞片的身躯较细长,四足的爪子也只有三个,整体显示出张牙舞爪的形态。

现如今的龙与后世的龙并不一样,蒙元以前的龙基本是三爪的,有时前两足为三爪,后两足为四爪(实例可参见唐、宋、元的瓷器纹饰),有明一代流行四爪龙,“我大清”则是五爪龙为多。

正因为只有三支爪子,所以是苍龙。

另外,龙虽然都称呼为龙,可实际图腾是一直在演变的阶段。

例如商和周时期是夔龙期姿态,秦、汉、隋、唐的龙则是应龙姿态,黄龙的形态则是在唐宋,辽、金、元奠定了形象基础。

时隔数百年之后,编钟依然是属于宫廷乐器,非执掌名与器不可拥有。是时间太久了,明也被野蛮所摧毁,只有王室才掌握的钟曲基本已经失传,要是不再创作钟曲,编钟该从乐器变成一种真正意义的摆设。

一声钟鸣让殿内交谈的人停了下来,他们不管之前是在干什么,都是站立向宝座方向成鞠躬行礼的姿势。

刘彦穿着天子冕服率先而出,左右两侧跟着提孔雀灯的宫女,一名身穿华丽重甲的武士和崔宗跟在其后。

孔雀灯自然是孔雀模样的灯,主结构是铜材料,灯下分三层,下面两层在喇叭形底座分别套置两个大灯碗,碗沿各对称地插有四个小灯盏,最一层塑成一昂首开屏的孔雀,孔雀背驮一灯盏。因为通身有九个小灯盏可以同时点燃,所以又称“九连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以现阶段的时间点来讲,龙呈现张牙舞爪的姿态对了。它被创造出来是为了震慑,反正秦汉时期是不带任何吉祥的含义,有的是凶恶、凶恶、再凶恶!

座位梯次的两边,按照礼仪规格还有安排。

第一梯次的座位侧边,能看到的是整齐的屏风。屏风的存在其实是充当临时的商议室,大臣在面对君王询问的时候,拿不定主意之类的可以约人进去讨论。

朝会还能进“小黑屋”商议?这个是真真实实存在的事情,不过这种事情到南宋之后不存在了。

毕竟,南宋之前的君臣关系是一个样子,蒙元之后的除了君之外都是奴隶。君问了答不出来……勿谓言之不预!

至于承重柱弄盘龙?那是没有的事,不是没那个技术,是没那种风俗。

视线重新回到至尊台。

至尊台面的宝座没有太多的花俏,更不是由黄金来铸造,它是一张主体雕刻着白鸟朝凤的木质座椅。

座椅并不是太师椅的模样,更不是什么龙座,椅子浑身下没半点与龙有关的图案。

夏、商、周、秦这些朝代没有一个是以龙为主信仰图腾的,相反是鸟类的图腾最多。从王室王旗的图腾,乃至于家族图腾,能考究出来。

第二梯次的百官侧边,两边都是摆着一些乐器,不是随随便便的什么乐器,是种类齐全的编钟。

编钟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

春秋战国时期的编钟可不是随随便便谁都能拥有,得是王室特别赐予才能拥有。

其实算是周王室允许某个诸侯能够拥有编钟,以当时的生产力而言也不是随便一个诸侯能够搞出一套编钟。这个是与工艺技术有关,例如制作编钟需要用到大量的蜡,那个时候蜡是只有用蜂蜜才能做得出来,国家疆域不够大的诸侯连蜡都备不齐,怎么制作编钟?

到了秦汉之后,编钟已经没有春秋战国那么的高大,可仍然是宫廷乐器,依然不是什么级别的人都能拥有。

第925章:汉家朝议 (第2/3页)

明水池是流动的活水。

从大门处向内,总长度超过五百米,室内空间显示为长方形。

宽敞的正殿大堂左右两侧每隔八米有一根粗大的承重柱,它们需要五人合抱才能互相接触。

每一根承重柱都是铜包实木,外层的之所以是铜的结构自然是为了方便雕刻,会是雕刻珍走兽,或是雕刻一些山水风景之画。

阅读席卷天下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