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我为王

〖春秋我为王〗

第1173章 法理人心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若是不管不顾,将伍封草草判决杀了,就相当于否定了十多年来赵国所宣扬的孝道,臣不知道今后该如何推广教化了。”

跑到赵无恤面前陈述自己见解的不止公西赤,太子恒也被这些天来邺城的风‘浪’搅得觉都睡不好,他总觉得再这样下去会闹出大‘乱’子,也三天两头进宫,想知道父亲到底要如何处理此事。

但赵无恤却依然不急不缓,而是让赵恒陪着他,在长乐宫里逛一逛。

“太子,你对此事的看法是怎样的?”

父子二人并肩而行,但赵恒依然落后了半个身子的距离,听到赵无恤问话,他小心地回答道:

“小子认为,国法不可轻慢,轻饶伍封或许能让邺城人高兴,但一旦开了头,就会如同大堤上的蚁‘穴’,止都止不住了。”

赵无恤看了他一眼:“这是你的看法,还是子夏的看法?”

赵恒垂下头:“是小子的看法,夫子他……夫子虽然称病休沐,其实他支持宽恕伍封的……”

这在赵无恤的预料之中,说起来子夏也是一个奇人,他虽然没有像历史上一般投入孔‘门’,但秉承着“学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如此一来,公羊高就通过引经据典,把伍封复仇的特殊‘性’摆在了世人面前,而且最后还不忘质问一下大理寺,“若不是国法不能替伍封复仇,伍封又岂会‘私’下复仇?伍封乃国之栋梁,于赵有功,若是为了一个作恶多端的外国‘奸’佞而要他偿命,与民心相悖,小子实在不知道这次判决的公正之处何在?”

此议一出,本来已经被名法之势搬回来一点的形势,再度被复仇论所引导。虽然西‘门’豹等人稍后也再度发出了反击,但这已经是学宫内部的撕‘逼’了,名法一派和孔‘门’儒家的学子们战成一团,但是于大多数邺城人而言,依然固执地认为伍封是无罪的……

事到如今,这个案子已经不再是一件普通刑事案件,而已经变成了法理与“民心”的一场较量了。

随时形势的发展,甚至连赵国官方自己也开始陷入了自我矛盾中,大理寺坚持要依法严惩,但一墙之隔,专‘门’管礼仪教化的太常寺先跳了反。

太常寺的太常公西赤本就是孔‘门’弟子,对复仇的看法和孔子、公羊高一模一样,更同情伍封,因为伍封的作为与赵侯让他们颂扬的“孝道”十分‘吻’合。所以在大理寺固执己见的时候,他便入宫来向赵无恤诉苦。

第1173章 法理人心 (第1/3页)

“西‘门’豹言,‘人必有子,子必有父母,因爱其亲友而互相仇杀,因被理官处死而杀理官,可乎?此举将使得国家‘混’‘乱’’……西‘门’豹此言,乃是不知礼仪。,:。礼仪所说的仇,是指‘蒙’受冤屈,悲伤呼号而又无法申告的屈死,如伍子胥之亡,并不是指触犯法律,以身抵罪之死。”

“宗周时,周公作《周礼》,考虑到这种情形,便规定:‘凡报仇雠者,书于士,杀之无罪’。伍封复仇前已多次请求,大理寺均未受理,伍封这才持刃杀人。其不忘父仇,孝也;不畏死亡,义也;杀人而未逃,主动自首,信也。伍封明晓事理,岂会将君上的律法当作仇敌?西‘门’豹言其当受重惩,此非公义,而是不问是非曲直滥用刑法!小子肺腑之言,望君上察之……”

“这公羊高,也是个能人啊。“

读完了《驳复仇议》后,赵无恤无奈地摇了摇头,公羊高能针对西‘门’豹的意见,一一加以反驳,而且在最后还总结‘性’地阐述道:“父亲无辜被杀,儿子报仇是理所当然的。父亲犯法被杀,儿子报仇,这就是违法之举,这样的报复行为是不合礼仪的,应当禁止。”

阅读春秋我为王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