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良心

〖帝国的良心〗

第二十六章 群星闪耀时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无论是柳南岩的孤军北上,还是费希尔的破冰外交,亦或李鸿章的访欧使团,策动者、发起者、决断者都是那个人——太祖郑泽。

华蘅芳为何一口咬定大庆有油田,刘鹗设立大奖为何委托皇室操办,只要探寻起细节,太祖的影子便无处不在。

群星之外还有太阳,这就是石韦阁的留白。

正因如此,《群星闪耀时》一出版,就获得今上的赞赏,贵族财阀们更利用他们掌握的报纸不吝吹捧。此书获得当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885年,华蘅芳。天子大学理科长华蘅芳被骤然任命为工商部新设的石油司郎中。他不顾外国地质学家“贫油国”的讥讽,抱着一股执拗劲,带着勘探队走遍黑龙江西南地区,终于打出了高产油井,被太祖赐名为“大庆油田”。

……1896年,刘鹗。《甲骨探源》的作者刘鹗系儒家太谷学派传人,是一位成功的矿业大亨。他在考察黄河源时不慎落水以至病重,缠绵病榻时听闻诺贝尔事迹,遂立下遗嘱,以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太谷文学奖”和“太谷数学奖”,引领一代潮流。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作者在自序中说,“当个人意志与历史宿命碰撞出闪亮的火花,英雄们便成了照耀帝国天空的群星。”

然而任何读过这本书的人都会发现,石韦阁还有未尽的言外之意。因为每一个瞬间,每一颗闪耀之星的背后,都隐现着一个人的身影。

第二十六章 群星闪耀时 (第1/3页)

《群星闪耀时》并未记录每个角色的完整人生,而选择描写人物一生中最关键的时刻,让读者清楚看见帝国的历史是怎样在一瞬间被塑造定型的。

……1860年,柳南岩。满清余孽盘踞沈阳,仗着俄国人帮助建造的堡垒体系负隅顽抗,北伐陷入僵持,后勤难以为继。柳南岩临危受命,率五千骑兵跨越国境,孤军北上。他因粮于敌,一路摧毁城镇、屠杀殖民者,在鲜卑利亚腹地肆虐三年后领残军回归。这支孤军不仅破坏了俄人的战争潜力,保证了当时的北方安全,更为三十年后远东战争中帝国的边境扩张打下基础。

……1867年,费希尔。时任外交部侍郎的费希尔,虽是英国人,却深受太祖信重。他奉密旨出访俄国,不仅奇迹般促成两国关系正常化,还跟俄人做了一笔大生意,抢在米国人前头,买下阿拉斯加。多年后阿拉斯加金矿消息公布,大齐货币改革成功,多仰他此次出访。

……1871年,李鸿章。大逆案刚刚结束,皇帝命首相李鸿章与太子带领使团访问欧洲。他们建立使馆,参观议会,四处撒钱,不仅买回了书籍、机器、舰船,拉拢了科学家、技工等人才,更将时代前沿的思想与潮流带回大齐,为轰轰烈烈的“维新更化”拉开序幕。

阅读帝国的良心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