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感小集

〖百感小集〗

(93)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个性是每个学生创新的结构机制,没有它就谈不上创新教育。要显现个性,必须给它一个广阔的空间,让它登台表演,这就开发了学生主体内部的积极性,就可以完成学生素质的形成和创新的产生,而这些也是知识、技能、道德观念的内化过程。外在世界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主体的积极“吸收”,即内化才能转化为主体内部稳定的特征并使他们终身受益,为他们终生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点的实现要靠民主。民主是个性显现的途径也是师生心灵之间的桥梁。教师在课堂上创造一种民主的氛围,让学生发散思维,自由发言,不拘形式,不讲教条,高谈阔论的独抒己见,随时随地地发问插话,有所见地的批驳争论……对学生的独特见解多加鼓励,即使不正确也要肯定他的主动参与和大胆表演并对其谬误给以纠正,天长日久,学生们的个性鲜明,智商提高,能力形成,发明就会层出不穷。本人的实践表明这样做学生们开心,课堂气氛活跃,成绩显著,但这也招来非议,任他说吧,反正是走自己的路!

教师不仅要显现学生的个性,自身的教学也要显现个性。教师要具有奋发、乐观、开朗、热情的个性,勇于开拓,敢于拼搏,有竞争意识,要快节奏高频率的工作。个性化也是课堂教学艺术的突出特点之一。个性化的教学艺术特征只属于创造者自己独有,他人难以复制,只能在观摩学习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征进行再创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93)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第2/3页)

(努力),这为触类旁通迁移了。迁移是对原有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深化,这是有了学习规律的第三步能力。学生只有达到会迁移的程度才算真正学会了知识。第五步是创造,这是占有知识的第四步运用。这是学习的最高档次了,属于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必然结果,也是二十一世纪中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只有创新教育才能真正揭示人的本质。它是把知识型、智能型向创造型转化的必然趋势,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进行的,它是把素质教育推向新的局面,是素质教育的最高层次,也是四化的急需。我们教师必须认识到创新教育的重要性,一切转向创新教育。首先,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这是统帅和灵魂。现在的学生虽然长在新时代,但未必都有一个崭新的状态,不一定人人都崇尚新,他们或多或少地带有旧的痕迹,往往习惯于旧的一套。本人在开拓创新教育时,也曾受到了学生方面的阻力,他们不理解,不喜欢,不习惯。因此,这创新的教育十分必要。不但教育学生支持创新,而且要他们积极参与创新。完善创新精神后,培养学生来创新。创新的核心是创造。创新和创造不在一个平面上,而属于同一个范畴。创造的内涵小于创新,创造是创新的具体体现和最终结果即有所发现的基础上有所发明。作法呢,比如说,鼓励学生破除迷信大胆假设,提倡用不同的渠道和方法得到结论。这个结论只要有可靠的前提以及合乎客观规律的推理过程即可,教师只做一些适当的提示指导和精当的评价。或者一点儿也不提示指导,完全由学生自己去分析题干,确立思路方向,选择方法等一系列程序。这是全方位的,又是全自由化的独立操作,然后让学生把结论与过程和盘托出,教师加以评价指导。再如,一个问题或某篇(某段)文章,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鼓励他们与正统的答案有不同的看法这样都属于创造,事实证明效果甚佳,学生们都有不同程度的发明。

上述这些作法,曾遭到攻击,说什么教师水平不高了,责任心不强了,教的不好学生不欢迎了等等,本人对这些诽谤毫不在意,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遵循现代化教学理念,鲜明地显现个性。

创新教育的特点是教育主体的个性化。教师不要泯灭学生个性的火花。“个性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教师“只有研究、了解、掌握学生的心理的个别差异,进而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才有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发现人才,早出人才,多出人才”。《心理学》这段论述属于现代化教学理念,它论述了个性的重要,而创新教育就是强调个性化。我们不仅要发现个性还要显现个性,甚至要培养个性,才能造就出有棱有角的栋梁之材。

阅读百感小集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