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性蒙古高原

〖灵性蒙古高原〗

五、曲终人散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先是儿子去庙里祭祀:告知各位神仙今夜将为亲人“叫唁”,敬过香烛,然后是阴阳先生看好一个时辰,一通“二踢脚”响过,“叫唁”的部队就出发了,出发的方位和行程都是阴阳先生事先布置好的。

前面是“鼓匠班”领头,敲敲打打吹吹,后面是孝子贤孙们的队伍哭声震天,一路上不停地撒出五谷和纸钱,有几个点要烧几堆篝火,烧一些纸钱,“鼓匠班”卖力地吹打,亲人们大声地嚎哭。

到了那座古老的寺庙,说是庙,其实已经败烂不堪了,庙里也没有神像,只是一堆破墙断壁而已。“破四旧”时庙已被拆除,神像被推倒,具体供奉的是哪一尊神大伙都不清楚,但据说有一个娘娘庙和一个关公庙,铁蛋儿大小时候见过几个画着五彩的神像的。

因为铁蛋儿的姑妈不好养活孩子,一口气夭折了3个,一次她曾经带铁蛋儿大到娘娘庙求子,用一个蒸好的面娃娃换一个自己的娃娃,但却未能如愿。

姑妈的婆婆是当时很出名的大仙,她告诉媳妇要抱养一个别人的孩子方可有自己的孩子。媳妇不以为然把希望寄托在娘娘庙的送子娘娘身上,但换了几次都没能成功。于是不得不听从婆婆的教导:抱了牧区一个蒙古人的孩子来养。

解放前,铁蛋儿姑妈的婆婆人称“花大仙”,她有很大的神通,治病救人那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每个哭泣的亲人都在哭诉着不同的心境,女儿在哭诉对父亲的思念和无限的伤心;媳妇在哭诉自己的委屈和苦楚;各色亲戚哭诉各自的无奈和苦命。伴随着不同音调的嚎哭声,鼓匠班的吹鼓手也卖命地吹打起来,一派热闹景象!

蒙古高原地广人稀,任何红白事宴都是让大伙儿聚一聚热闹一番的最好理由。周围十里八村的人都来吊唁和看热闹。

但凡沾亲带故的人家都会拿十三个白面大馍馍,馍馍中要夹心,有钱一点的人家夹着红枣,没钱的人家就夹块土豆。然后每人拿两毛、五毛不等的礼金。

平常故者在院里停放7天,有钱一点人家放9天11天,最多可以放13天。铁蛋儿爷爷家是没落的地主,也是山西走西口到当地的大户人家,所以决定9天出殡。

出殡前一天晚上要“叫唁”,所有的亲人每人拿一支“戳丧棒”,是用一根尺把长的杨木枝贴上白的麻纸幡,按辈分亲疏排列,一个一个鞠躬弯腰拉着前面一个的孝衫。

五、曲终人散 (第2/3页)

子准备的。打发玩亡者,孝服就各自留下来,那时候也算是不小的福利。

铁蛋儿爷爷的葬礼很是隆重:请了两班鼓匠,几个唢呐吹得震天响。鼓匠是女儿请的,因为铁蛋儿爷爷把一个闺女送人了,所以只有一个闺女来送终。

铁蛋儿爷爷死后第二天木匠就把事先准备好的木板做好了棺材,铁蛋儿爷爷在算好的时辰入殓。摆放在东墙底,搭了灵棚。灵前立起来一根碗口粗的树,上面挂着剪好的引魂幡。棺材前放了各色祭品:鸡、猪、羊、点心、炸油糕、也有一盏长明灯。

每天的早、中、晚餐前媳妇、女儿、侄女、外甥女等等女性家属都要哭一顿,在灵前的孝盆里烧一通纸钱。

阅读灵性蒙古高原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