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性蒙古高原

〖灵性蒙古高原〗

三七四、可见一斑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那也没办法,领导们不住在这些老城区,也不“路过”。

而市政府附近的道路却是每年翻新一次,沥青铺了一层又一层,街道边人行道的地砖每年倒腾换一次。

对此,小老百姓们只好适应环境——适者生存嘛。

山丹倒腾了一个多小时,才转车到了单位,迟到是一定的了,也早已是过了早餐时间,不过一大批人因为道路淹水而无法按时上班。食堂人性化安排,山丹还能拿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龙应台说:“最好来一场倾盆大雨,足足下它3个小时。”

永城是一座边陲城市,虽说不大,但作为省会城市,怎么说也应该有它的优势所在。

而山丹对永城各市政部门的协调、统筹也是十分无语。不说老城区,就是新城区,每一条新修的柏油马路都没有好好通畅过,都是一言不合就用围栏圈起来一小块一小块的施工“地盘”。

最搞笑的一次是,市政领导刚刚在新闻里炫耀了新修的桃源路十年都不用再动工的话,没出半年,若干个“蓝色小岛”就遍布桃源路,今天是电缆拉线、明天是燃气布管,再不就是下水道维修,反正是及时“啪啪”地打了领导的脸。

而一些老城区的道路不止狭窄,还破烂。市政部门接到附近居民投诉、报修电话,也是能拖就拖,做到热情回应、坚持绝不解决。那些泥泥水水的烂街道就那么长年累月地暴露在风雨之中,一到大雨天就是一道“亮丽”的海岸线,附近的居民苦不堪言。

三七四、可见一斑 (第2/3页)

是滞后无数年的光景。

中国人的急功近利和短视、面子工程、官员的政绩……导致看上去光鲜亮丽的城市,却有着小脚老太太一样蹩脚的下盘,这是很多城市的通病——坐在公车上的山丹这样想。

在中国,最不惧暴雨的城市,不是首都北京,也不是国际大都市上海,而是青岛。早在100多年前,德国人占领青岛后,就为这个沿海小渔村,设计了足够使用百年的现代排水系统,其中雨污分流模式,即使到今天,还有很多中国城市未能做到。

曾有人问:“如果被带到一个陌生的国度,如何分辨它是否发达?”

阅读灵性蒙古高原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