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烟江湖录

〖烽烟江湖录〗

第三十四章 同心赈灾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毕竟只是传奇话本。”在这样的叹息中她不小心便睡着了。此刻见人在翻看此书,不由大惊。《枪王传奇》赞颂的是前朝将军,在如今无疑是**,她是好不容易才得到的,万一被人发现,只有销毁一途。劈手多了过来,发现是李岩,心道还好不是几位兄长中的哪一个,珍而重之地藏好。

李岩一时没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岩本待不理,却鬼使神差的拿起那本书,随手翻看几页,心中一凛,原来竟是一本关于杨烨的话本,从杨烨习武从军至他最后一战,都有详细的描述,并在书中写了许多轶事。较大的事件有杨烨如何射杀漠北三煞、如何威震诸军,小到如何在天都行侠仗义、铲奸除恶,乃至于他与静安公主的劳燕分飞、与韩夫人鸳盟终谐,作者都如亲见一般。但李岩却知道,书中多有不合实际之处,比如描述的他如何与三煞大战数百回合,最后一战中遇到的对手也不符,再比如作者应是不通武功之人,除了杨烨使枪之外一无所知,招式武功都是杜撰,但想来事迹都是存在的,应该都是天都传颂于民间的故事。

书已经有些年头了,但是保管得很好,书主人也不舍得折页,只是用书签夹在其中,看样子是常常翻看的。李岩终于明白宇文涟漪立志当一个女侠是怎么回事了,原来便是受了这本《枪王传奇》的影响。

他又翻到了刚才开着的一页,上面记述的就是一次天河决口,杨烨护河赈灾的事情。这件事情李岩也是知道的,那是于九音为数不多的与杨烨一起做的事情,其中韩夫人也出了大力。杨烨精于统率策划,韩夫人精于数算,于九音精于与市井中人打交道,一时合作无间。然而那一次的结果远没有书上描述的那般美好:“杨将军率夫人及江湖友人救急于天河决口处。决口次日已根据流民情况制定赈灾所需钱粮,捐出家中钱财以救急,并邀天都富豪共赈,一时之间得钱粮无数。将军携夫人于决口处扎营,十余日未曾还家,指挥行事之间如有神助。月余之后,数十万灾民得以幸免,皆感念将军之恩。”

于九音说过,其实当时杨烨与遇到极大阻力,他怀仁者之心赈济灾民,修复天河决堤,在民来说是无上功德。当时又有多少别有用心之人掣肘,只怕杨烨自己都不知道。唐皇虽信任他,也架不住各种流言蜚语,说道杨烨邀买民心,其间几易统帅,耽搁日久,后来救下的灾民顶多只有书中所写的半数。至于后来唐皇一直不让杨烨独自领军,只怕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当时计算钱粮的正是韩夫人,李岩今日数算之法,便是于九音当时从韩夫人处学去,后来又传了李岩。

正在此时,宇文涟漪迷迷糊糊中醒来。她原本躺着怎么也睡不着,想起书房中那本书上写有赈灾的过程,便来看着参考,谁知书上也如记流水账般寥寥写了几笔如何赈灾,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描述当时惨状及杨烨的爱民之心。

第三十四章 同心赈灾 (第2/3页)

民,才知何谓绝望。一个个衣不蔽体,牵着孩童妇孺或立或卧于泥泞泽国之中,眼神中的茫然昭示着对世事的麻木,唯一能看出还是活人的地方,便是还夹杂在其间的失去亲人的痛哭声。这些已失家园之人身无长物,哪里还看得到生存下去的希望,他们行到此间,也许不是因为这里有活路,而是因为大家都在朝这里走的缘故吧。周边更有守城军士整装待命,一旦有异动,便要出兵镇压。

李岩看着他们,心中涌起一股无力感,即便给了他们米粮,能让他们撑上十天,撑上半月,究竟能撑多久呢。想着那个还有心思在宫里宴请外宾的皇帝,李岩心中充满了愤怒。只是此刻,他无暇他想,先吩咐众人将粥棚搭了起来,开始熬粥赈济。之后让灾民按户籍乡里分开排队领粥,期间还出手狠狠修理了几个不按顺序排队抢粥的刁民。待得一切都能稳定下来,他叮嘱执事看好此处,让司空飞天、沈驰看看能不能着急集英馆中同门前来助力,这才回府。

他先回到自己房中,拿出纸笔将钱粮重新计算一遍,又分别得出普通赈济与以工代赈的消耗,核算无误之后,便去前面找宇文涟漪。却听侍女说公主回来也不肯休息,一直在书房待着,不让人打搅她,又说李公子回来便请他进去诉说赈灾情况。

李岩闻言点了点头,进了书房,却见宇文涟漪还是穿着早间回来时的衣物,已经趴在桌上睡着了,手边还压着一本书,想来便是在看书中睡去的。他也不便打搅,看着周边挂着一件披风,便轻轻走过去取下为她披上,正要离开,却看见那本覆在桌上的书,封面上画着一个持枪的将军图像,说不出的威风凛凛,竟似与鹿晓忆所画的图像同一笔意,图像旁边写着四个字“枪王传奇”,原来竟是一本传奇话本。

阅读烽烟江湖录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