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1036章 1035【老蒋的惊世大作】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陶希圣写书的时候战战兢兢,写得一身冷汗。他知道此书出版的后果,但只能硬着头皮去写,幸好他不用在封面上署名,读者骂得再凶也跟他没什么关系。

太祖对《中国之命运》的评价是:“这是一本对中国人民的宣战书,是为发动内战的思想准备与舆论准备。”

面对国外读者的一致批评,老蒋自己在日记中表示:“乃预想所及,然未料其反感如此之大也。”

废话,英美读者能不反感吗?

《中国之命运》不仅大谈独裁和民族主义,还把中国的落后全部推到帝国主义的侵略上,一切归罪于不平等条约,就差没指着英美列强的鼻子骂娘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仅仅一年时间,涨薪事件、屈原事件、赈灾事件、出书事件……老蒋在闻一多心中的光辉形象直接破灭,从偶像领袖变成了独裁武夫。

《中国之命运》这本书错误众多、废话连篇,其中对中国历史及现状的论述,就连美国人费正清都能看得一清二楚。费正清明确表示:“这本掌权者的书,是对著书立说的教授们的一种侮辱……一位政治家写出这样的小册子实在有失身份,如今我明白了为什么每位参与此书英译本的人,都像得了寒热症一般。”

费正清所说的“寒热症”,是当时中国国防最高委员会的参事们,全权负责《中国之命运》的翻译工作。

这些参事在进行翻译的时候,简直就跟吃屎一样难受。他们必须做的,就是把一坨中国口味的屎,翻译成外国口味的屎,并且在翻译过程中相当于把屎吃了两遍。

此书的观点虽然出自于常凯申,但却由陶希圣代笔,陈布雷也有部分参与。

第1036章 1035【老蒋的惊世大作】 (第2/3页)

这段话的意思很明确,闻一多最终走上反蒋的道路,就是因为读了《中国之命运》。

而在1942年初,闻一多曾对儿子闻立鹤说:“(常凯申)一生经历了多次艰难曲折,西安事变时冷静沉着、化险为夷,人格伟大感人,抗战得此领导,前途光明,胜利有望。”

也即是说,1942年初的闻一多,还属于老蒋的迷弟一枚,连皖南事变他都可以无视。他是衷心尊崇常凯申,对常凯申的个人魅力和坚持抗战抱有好感,更相信常凯申能领导中国取得抗战胜利。

阅读民国之文豪崛起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