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宋末称雄

〖崛起之宋末称雄〗

第215章 任重而道远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其中的原因也是剪不断理还乱,赵构能说是自己的父皇责任吗?不能,他再怎么说也是赵氏子弟!能说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即使我等监察百官,上述朝廷,奏章便会送往枢密院中。若是有要事,也不能及时上奏朝廷,更别说其它事务了。”

经过许景衡的指点,赵构才明白监察御史也不过是徒有虚名,无真正的实权。如今,大宋奸佞当道,朝中大臣结党营私,要想让监察御史查不到任何情况,很简单,这也是朝中大臣毫无顾忌的原因。

京中官员有监察御史监督,地方官吏却无任何监察官吏,渐渐地贪赃枉法、徇私舞弊之人甚多,位高权重的官吏随着官职的提升,野心膨胀,又有自己的父皇不理朝政,以致于民风日下,世态炎凉。

当初,赵构想的是改变羸弱的大宋,改变政治。现在,他发现有些事情真的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好。原以为凭借自己后世的知识,让大宋日益强盛,却发现这就像是远不可及的梦想。

任职枢密院使时,赵构一心想着与蔡京等人斗争,却忘记了其它官吏;率领大军征战宋江、讨伐方腊才见识到民间疾苦,也知道他们为何起义,反叛朝廷。如今,担任监察御史才发现大宋的政治实在是腐败不堪,出乎意料之外,或许比历史上记载的还要腐败。

第215章 任重而道远 (第2/3页)

台官署的日常杂务。侍御史在诸御史中地位最高,职权最重。”

“殿院有殿中侍御史九人,掌殿廷供奉之仪式,纠察朝会典礼失仪和随驾检举非违等事;察院有监察御史十五人,掌监察地方官吏及尚书省的六部。此乃前唐的御史台。”

“大宋的御史台虽沿袭前唐一些政治,却有很大的不同。自元丰改制後,恢复设立御史台官署,职掌同唐朝,但不设留台,外官不带御史台官衔。也就是说,御史台有名无实。”

“虽然也有三院,却有很大的不同,总计加上也只有六人,只算察院唯有二人,即大人与下官。正因如此,监察御史恐有虚名,虽有实权却不受重视,上有枢密院使,又有尚书等。”

阅读崛起之宋末称雄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