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伟业

〖南明伟业〗

第179章 雄关漫道真如铁 (6)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后来孙传庭与卢象升最终消灭了高迎祥,孙传庭又于此后在洪承畴的指挥下在南塬大败了李自成,李自成18骑逃入商洛山。于是就有了次年清兵的第四次入关。其实理清了这个脉络以后,我也认为杨嗣昌的‘攘外必先安内’这句话说得非常对。

看到了吧,校长就连战斗口号都是和杨嗣昌学的。可是杨嗣昌同死太监高起潜一样,应该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79章 雄关漫道真如铁 (6) (第1/3页)

崇祯十五年(1642年)孙传庭被赦免出狱,即刻起用为兵部右侍郎,总督三边军务。初到潼关,他刚刚招募到的新兵还未及加以训练,崇祯就催命般的逼他立刻出关作战。这样的结果自然可想而知,崇祯十六年(1643年)再也拖不下去的孙传庭被迫出潼关去战起义军,不久便于柿园大败,传庭仓皇的逃回了潼关。

明末的这段历史,其实说来像极了民国自九一八抗战以后的历史,区别似乎只在于这一时期的八旗相比崇祯和自成更强一些;而抗战以后的民国时期,日军的实力却不见得强过当初的八旗。这么说主要是依据周边势力的比较,日本是有美国等第四方势力掣肘的,而八旗则没有。

可校长要比崇祯更懂一点儿兵法,政治权谋及御将之道更非崇祯可比,再有毛爷爷更是远远强于李自成,以毛爷爷的超凡的战争智慧,当时的世界真是无出其右者,更有一大批经过千锤百炼的共产主义战士组成的无敌团队。再看日本,在后世的十九、二十世纪,就连包括日本孩子也都是学着中国史,写着中国字长大的。毛爷爷更是深悉二十四史的三昧真传,大家都能以史为鉴。所以相似之处似乎更多。

每当崇祯剿匪即将取胜,皇太极总会杀过长城制造混乱。1634年,大曹曹文诏在河南包围住高迎祥、李自成和张献忠时,后金军第二次入塞,使得曹文诏被崇祯北调扑火,也因此救了起义军。1639年,五省总督卢象升将高迎祥包围在郧阳山区,皇太极适时的第三次入塞,再次诱使崇祯调走了卢象升。

阅读南明伟业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