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伟业

〖南明伟业〗

第447章 春宵(3)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科举试卷中有很多对于依法治国思想的表达,这不意味着在中国缺少依法治国的土壤,而恰恰说明历代帝王都非常重视法律建设,所以举子们才会投其所好。所谓上有所好,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47章 春宵(3) (第2/3页)

王也不能用自己的喜恶随意来判罚臣下,更改律条。何况我大明皇家历代也没有烂施淫威的天子,人家又没有造反,只是随口骂两句,咱们难道还能砍了人家的头不成?”看到舒窈已经在嘟着嘴生闷气了,穆清扶着她的肩膀开解道:“姐姐说的对,大明历代大都是允许任何人表达不同意见的,而且绝对不会因个人的喜恶而治罪。

几个女人的话虽然有些绝对,但是事实却也大体如此,即使到了明末最变态的党政时期,也需要将政敌罗织出罪名才能将其打倒,纯粹地因言获罪在大明基本不存在。比如海瑞,扛着棺材和嘉靖爷死谏,嘉靖爷还是让他把棺材又白白的扛了回去,还让海青天博得了天大的清誉。嘉靖爷就算差点儿被他气死,一封天下第一言事疏也还是被他堵着气,耐心地看了三回,可看罢之后,仍然无一句怨言。嘉靖爷说的很清楚,海瑞是比干,可他不是纣王。

这就是可爱的大明,生气时,人们都喜欢骂娘,然而骂过娘之后,需要站在客观立场上去处理事件的时候,道德、法律、情礼,都明晃晃的摆在眼前。可以负责任的说,这个王朝是世界封建史当中拥有最完善法律和政治体制的朝代,漫说清朝对大明的法律和政治体制进行了大部分的沿袭,就连当今我国的官僚体制,都可以找到大明时期的影子。

汉家自古霸王道杂之,看一看历代的科举试卷,多半都有要求帝王依法治国的条陈。中国人为政的最高目标应该是这样,以法律为准绳,以礼让使人自动自发的来遵守。这便是夫子曰:“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也是中国传统治国理念与西方体系的最大区别。

阅读南明伟业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