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1871

〖生于1871〗

第二章、可爱的小男孩儿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说着,上前两步,捧出一个一尺见方的锦盒。

两宫太后相视一笑,心道:又是载湉搞得鬼。慈禧便问道:“可知所盛何物?”

奕道:“奴才不知。锦盒封着,没有娘娘的旨意,奴才不敢开启,只是奴才闻着,锦盒中隐隐透着香味。”

一旁太监接过锦盒,轻声道:“太后老佛爷,可要奴婢开看看?”

慈禧微微一笑,挥手道:“不必了,到时自知。”遂又传:“醇亲王。”

进宫三年多来,载湉将自己的天真可爱发挥到了极致,尤其是一张小嘴儿,就像抹了蜜,对两宫太后的马屁拍得那叫一个酣畅淋漓,真不愧名字里有个‘甜’字。

在称呼上,因为慈安太后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奕譞出列:“奴才在。”

“你稍后要去毓庆宫,就交给你带给皇帝。”

“奴才遵旨。”奕譞上前两步,早有太监将锦盒拿来,奕譞不敢怠慢,手捧锦盒,退了回去。

毓庆宫中,载湉已把千字文读完,开始练字。一手馆阁体饱光润,颇有三分神韵,令翁同龢欣喜不已。

小皇帝天资聪慧,可以说是过目成诵。一般人识字念,最少也要个三五年,才能从百家姓、三字经念到千字文,并不是这里面容多么深奥,文字多么繁复,盖因少年学识字,所以困难。

呵呵,开个玩笑。忙归忙,可小载湉贵为皇帝,哪能自己背呢。而且皇帝陛下自然也是不能去学校的,小载湉读的地方叫毓庆宫,在这里有专门的老师导皇帝读。阁学士翁同龢、侍郎夏同善负责小皇帝识字及儒学,另有务府前大臣习、蒙语言文字,每隔三天还有一堂骑射课——盖因人自马上得天下,表示不忘本也。

今天仍然是讲千字文。虽然载湉早已将千字文背的滚瓜烂,但翁师傅就是不肯开讲论语,无奈。不多时,毓庆宫中开始传出朗朗的读声。

养心殿。

两宫太后正在听诸位大臣汇报工作。容毫无新意,仍然是各地闹灾,要不就是造反的,这几年来就没个消停,但也不能不管啊,自然是该抚的抚,该剿的剿。

众人事说完,总理大臣奕訢出列道:“启禀太后,有法兰西使送来锦盒一个,是给万岁爷的,说是今夏万岁爷ding的礼物。”

可小皇帝识字,几乎是看一遍,便能记住,只用了一年的时间,三本已经透,更是背下来诗经、唐诗、宋词不下数百首。要不是自己硬压着,早该学习了。就这样,小皇帝还自己开始看资治通鉴既明史,经常还有些莫名其妙的问题出来,搞得自己和夏同善这叫一个汗那。

但是尴尬归尴尬,摊上这么一个聪慧而又好学的学生,那个老师不喜呢。翁同龢总是欣的想:祖宗保佑,天降圣君,大清中兴有望!

只是不知道翁同龢心中的这个祖宗,又是那一个?想必不会是他翁家的祖宗,毕竟一个汉人的祖宗,怎么会闲的没事儿来保佑人的江山?

载湉能有让众位老师惊的表现,可也不光是得益于聪慧的仿佛生而知之的头脑,苦练也是必不可少的。就比如这法,没有一个好耐,绝对沉不下心来,更不可能写得好。虽然小皇帝正是好玩闹的年龄,但他知道翁师傅最看重一个人的字——所谓见字如见人——因此也耐着子勤学苦练。

既聪慧又好学,更难得是乖巧伶俐,因此不光是几位师傅,就是两宫太后,如今也对小载湉是喜爱的很。

第二章、可爱的小男孩儿 (第1/3页)

‘太阳当空照,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我要上学校,天天不迟到,爱学习,爱劳动,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

这是光绪三年深秋的一天。

一大清早,小载湉就离开了温暖的被窝,洗漱完毕,先给母后皇太后请了安,然后再去长宫给圣母皇太后请安,再跑回钟萃宫陪慈安太后吃过早饭,然后送慈祥的母后皇太后摆架养心殿听政,这才自己背上小去上学。

这通忙啊!

阅读生于1871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