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1871

〖生于1871〗

第七十七章 再战太原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冯子材亲督士卒用土石筑起一道长1.5里、高7尺、宽4尺的土石长墙,横跨于东西山岭之间,墙外挖成深4尺的壕堑,并在东、西山岭修建堡垒多座,形成一个完备的山地防阵地体系。

于此同时,gx提督苏元率桂军18营、提督王孝祺率8营共万余人也赶到了镇南关以北。另有王德榜率领10营湘军屯关外东南的油隘。

9月10日,幕府。

此距离镇南关约十里,因为镇南关已失,这里暂时成了清军诸将的临时营地。此时,因为潘鼎新已经逃亡,作为前敌职位最高的文官,gx按察使李秉衡向各军提督发出了邀请,齐集幕府商讨下一步对策。

“所谓蛇无头不行,如今潘扶台不在,诸lu大军云集,外有敌窥伺,征zhan只在朝夕,为保zhan胜,应当有一名主帅中协指挥。今日请大家来,就是要推举一名各军总领,以带领大家共同迎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看了看各怀心事的几位将领,李秉衡首先道:“我先声明,本官不懂zhan阵军事,无法指挥,所以这军前总领一事不要找我。我只负责给诸位将军供给粮秣饷械。”

见李秉衡首先把自己摘了出去,王孝祺出来道:“我等众人,只有冯德高望重,可以服众,所以兄弟我推举冯总领各军。”

李秉衡立刻道:“本官也赞同南干兄为总领。”

见在座五名三品以上官员中,两名支持冯子材,作为湘军统帅,王德榜自然不愿意听从淮系的苏元的指挥,因此也道:“兄弟也赞同冯。”

剩下苏元,不同意也得同意了。

他没有在镇南关上放置重兵,而是将主要兵力退往关南15里的文渊。尼格里计划稍作修整后,由这里出发,直扑gx龙州。

而就在尼格里在文渊修整的时候,清军关键的几支队伍赶到了镇南关。

冯子材字南干,号萃亭,因此,他的队伍就称作‘萃军’。徐延旭、黄桂兰北宁大败后,已经68岁的冯子材再次受命总领gx南部军务,他遂以“不当兵保家卫,老番来了,就要当亡奴”为口号,在钦廉、上si、龙州一带征募了十八个营、约九千余人。

谅山、镇南关相继失陷后,冯子材紧急率领‘萃军’赶到,在勘察完zhan场形势后,冯子材决定在关前隘地区依托有利地形,构筑坚固防阵地。

关前隘在镇南关以北约4里,系镇南关通往地之要冲,东西山岭对峙,中间有一条长2里多、宽1里多的盆谷,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于是,在众人的推举下,冯子材为前敌主帅,统一指挥协各军的行动。

冯子材当仁不让,获得指挥权后,立刻就命人拿来地图,开始分配防阵地。

“关前隘正对着镇南关,如果法军来袭,压力最重。这里就交给我‘萃军’来守,不过还请王大人的‘勤军’八营给我做后盾。”

王孝祺起道:“单凭将军吩咐。”

谢过了王孝祺,冯子材继续道:“朗清兄的楚军六营布置在关前隘的左翼,防守镇南关东面的油隘。右翼有杨瑞山率领的萃军五营防守镇南

第七十七章 再战太原 (第1/3页)

9月8日,北方东线zhan场,法军头子尼格里向谅山大举进犯。

由于清军在夏季因水土不服和补给问题撤回gx法军得以轻而易举进占谅山。

占领谅山后,尼格里认为北线清军已经不再构成威胁,随即率兵直扑镇南关。镇南关守将杨玉科与法军大zhan,不幸中亡。gx巡抚潘鼎新仓皇逃往龙州。

守将亡、大军溃散、巡抚逃脱。这在尼格里看来,清军已经完全被击溃,所以大意之下,尼格里犯了一个关键的错误。

阅读生于1871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