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1871

〖生于1871〗

第八章 教育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王文韶道:“回皇上,广东和江苏的学堂,两年来招生多的已有百余名,少的也有七八十人;至于浙江、福建,则要少些,不过两年来也有数十人。至于皖、豫、鲁、直四省,因为是第一次招生,所以每所学堂不过三五十人。不过清明之后,几乎所有的学员均已返校,没有一人失,而且从课任老师的反馈来看,学员的学习热非常好。由此判断,假以时日,学员必然与日俱增。”

听了这段话,载湉心中的石头才算是真正了地。自1878年张焕纶联络龙门同学沈成浩、徐基德、范本礼、叶茂等人创办‘正蒙’以来,时至今日,中的近代育才真正走上了道。

“现在一共成立了新shi 学堂34所,哪怕每所学堂只有八十名学员,34所学堂也有学员2700余名。五年之后,就是万余名好苗子。学堂还会一所一所的新建,而且每年入学的学生也会逐年增加,那么十年、二十年之后,我大清何愁不能盛!”

“皇上圣明,不过学员越多,银两的耗费也就越多,不算租赁校舍的费用,仅一名学员的食住行,一年就要十余两银子若是算上租赁校舍、添置器械、聘请老师和设立奖学,那么每年摊在每名学员上的费至少二十两纹银。以现在三十余所学校、两三百名学员,尚可支撑,若是扩大到三百余所,上万学员,则一年靡费白银数十万。所以臣请皇上,是否在将来可以适当收取学费?”

按照载湉的设计,大清的新shi 学堂育采用的是五年制义务育。即任何年8周岁的适龄儿童均可报名入学,学制五年。在此期间,只要你每次季考均能取得合格的成绩,就能一直受到育。不仅如此,学校还提供食宿,每年还有秋、冬两季服提供。甚至名列前茅的,还有奖励。条件不可谓不优厚。

按照光绪十年的物价,一两白银在北京能买到七十多斤普通大米,如果gou买谷子、高粱、玉米等粗粮,则平均每仓石计银一两四钱六分。如果用一两银子去买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4月18日,王文韶奉旨进宫,准备和皇上商谈关于育改革的细则。

“去年一年,臣等已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省开设新shi 小学堂26所,其中以广东为最,有8所,江苏次之,有六所,浙江、福建再次。今年伊始,除进一步扩大在江苏、浙江等地新建新shi 小学堂之外,在安徽、河南、山东和直隶也各开办了两所。”

广东和江苏算是大清最早接触西方的,那里洋行多、洋人也多,自然更容易接受西shi 育。相比之下地则要困难的多。好比湖南,即使是曾纪泽回乡省亲时乘坐西洋小火轮尚且要被乡党辱骂,更何况别人?载湉的意si是先易后难,先在沿海开局面,站稳脚跟,形成,然后在逐渐向地渗透。

“入学况如何?”

光有学校不行,还得有人来念才算是真的成功。

第八章 教育 (第1/3页)

虽然载湉有很多事都不知道,但他至少知道是什么能够决定中的未来。

什么才能救中?什么能够决定中华民族的未来?

是育!只有育!

光绪十一年,清廷就已经宣布设立‘育总署’,小皇帝重新起用两年前因云南报销案被罢黜的王文韶为育总长,正shi 拉开了育改革的序幕。当对日、对法、对英的外交谈判和海军筹备事宜都交办出去后,载湉重新将注意力放在了政上。

阅读生于1871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