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1871

〖生于1871〗

第二十九章 考核(二)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这件事虽然办的漂亮,但是李鸿章的心里却没有半点喜悦。因为在这件事的共同过程中,光绪皇帝不单只是利用李鸿章,他还同时征求了另外一个人的意见,这个人就是奕訢。

和李鸿章一样,奕訢同样是洋务运动的领军人物,而且在外交领域,奕訢可谓是宗室第一人。虽然他因为甲申之下台,但依然在朝廷保持一定的影响力,此次对英的重大政策决定,光绪皇帝征求他的意见,这明显是传递一个信号。

李鸿章现在已经将北洋海军逐渐交出,陆军方面皇上搞的这个新shi 陆军学堂活动明显是不希望看到淮军大,如果外交这方面也会失去,那自己可就剩直隶总督这个头衔了。至于盛宣怀、郑观应这些北洋新秀,李鸿章还没有自大到要和皇上挣人心的地步。

作为一代权臣,看着自己手中的权力被一点儿一点儿剥夺,自然是心有不甘。但皇上这几步棋走的实在妙,让自己不得不接受。你说皇上将办实业这样的美差交到北洋新秀们的手中,自己能拦么?拦能拦得住么?北洋既得了实惠,自然招人嫉妒击,为了平衡,交出兵权自然是水到渠成。

海军的整合是大势所趋,是个人都能看出来海军的问题所在,可有左宗棠在,海军不可能交给北洋,就算左宗棠刚死,你也不能一口把南洋吞了啊,人家尸骨未寒,你这吃相也太难看了,所以只能由宗室出人来管。

现在又出来个‘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索尔兹伯里从‘平狄危机’中进一步得出结论——在印度防问题上,“依赖于俄的保证是不明智的,当我们自在哪里的力量不足的时候,必须找到一个有力的盟友!”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英政府在巨文岛问题上做出了有条件的让步。

而载湉看到这里面有可以利用的空间,于是和李鸿章、奕譞、阎敬铭等人商议,拿出了一整的中英合作建议来解决巨文岛问题。其中括:1、巨文岛交还朝鲜,但由大清协助共同管理。2、大清租借英新shi 铁甲快舰两艘作为训练所用,以便尽快帮助海军形成zhan斗力。3、英在未来十年时间陆续接受300名海军学员赴英海军学习;4、英政府协助招募海军退役人员赴中任,协助培养海军人员;5、清政府协助英商在武汉设立造船厂、钢铁厂;6、英商人在上海建设的船厂,今后清政府保证海军ding单的三分之一交由英商造船厂建造。

这一系列的条款,从现在的政治角度来看,除了后面两条外,都是暗地里为了应对俄的海上攻势的。李鸿章得了载湉的授意,暗示英人以大清目前的海军力量,根本不足以牵制俄人,所以才寻求英人的帮助,在这一点上,中、英两是利益一致的。

同时,英人虽然已经和俄的军事对峙有所缓和,但深知俄人的贪婪的英人不可能在远东对俄放任不管,一定程度上的扶植清政府也符合英的利益,更何况后面两条对英商人的吸是致命的,所以两一拍即合。

第二十九章 考核(二) (第1/3页)

平狄危机中,俄所的地位比它的对手更有利,危机结束时,平狄依然在俄手里。

而受到此次‘平狄危机’的影响,英开始对他的中近东zhan略及海峡政策进行整。

首先,平狄危机以后,英jin ru黑海的**更加烈,在无法得到欧洲其他家的支持的况下,英政府试图以埃及问题的让步换取土耳其开放海峡的承诺。

同时,‘平狄危机’也证实了1878年柏林会议期间索尔兹伯里的担心,即‘俄对英印帝的威胁不仅在近东和地中海,而且在中亚——英印帝与俄之间的中间地带’。

阅读生于1871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