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1871

〖生于1871〗

第六章 关于装备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张之洞从英买回来的炼铁炼钢机器,无法使用咱们中的矿石,这个就由李翰章在广州当地寻找商人——无论华洋——合办铁厂,这些机器算是朝廷入的股份,铁厂设在广州,可以通过海lu从外洋gou买铁矿石,就像上海的英厂一样,倒也能炼出好铁来,还可以就近支援广州的船厂。倒是他同时采gou回来的织布机、纺纱机可以让他带回湖北,如果要留在广东当地开办工厂使用,让李翰章折合银子给他。”

诸位军机大臣领旨。

启用李翰章为两广总督,算是对李鸿章的怀柔之策。之前因为海军的问题狠狠削了李鸿章的面子和里子,现在给他弟弟升官儿,算是一巴掌再给个甜枣,这也是上位者应有之术。

八月,经工部、户部联合测算,芦汉铁lu仅占地费用便需要四百余万两白银(需占地约十八万亩),加上铁、架桥等,总造价估算在四千万两白银。加上盛京到大连铁lu、北京到盛京铁lu和济南威海铁lu,总造价还要在翻一翻。工部建议,这几段铁lu采取商股、洋债并举的方shi 筹款,分五年时间建造。

随后,总理衙门分别会见英使华尔、美使田贝,商讨海军相关事宜及铁lu修建的相关事宜。

八月的北京,着秋的一丝凉意,刘少卿回到了北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前两个月张之洞不是又犯错误了么,这一次,朕给他派一个好差事,随了他的心愿!”

之前,两广总督张之洞认为每年采gou洋铁糜费过多,所以私下里拖驻英使臣刘瑞芬采gou能日产百吨生铁的高炉两座,同时采gou的还有炼铁并炼钢各炉并压板、抽条、制钢等机械,共费银四十万两(八万三千英镑)。

这种开办洋务的心是好的,但是张之洞从未研究过生产工艺,并不知道炼钢炼铁的高炉是根据不同的铁矿石有所区分的。结果他采gou回来的高炉根本无法冶炼中的铁矿石。而且广东也没有煤、铁矿,机器设备买来根本一无用。

“张之洞在粤督的位置上,不是私自派人前往南洋,就是私自从海外采gou机器,去年还想私设海军,从闽厂dinggou军舰!总是不安生,既然他这么喜办洋务,朕就安排他去湖北,大冶不是有铁厂么,一方面让他好好和洋人学学怎么办铁厂,另一方面也让他把芦汉lu湖北一段的修建前期准备工作抓起来!至于粤督么,迁河道李翰章为两广总督。”

张之洞是中近代工业的先驱之一,这个历史地位是要加以肯定的,而且他头脑活泛,silu广阔,在洋务上有到的见解,算是清当中少有的开明派。但是偏偏他也是中传统文人的代表,也就是呆子类型,明明对机器、制造等一窍不通,却偏偏敢想敢干,结果好心办坏事,大把的银子撒出去,一事无成,还亏空了不少,只能从别的地方找补,结果自然是让本来可以用来发展工商业赚钱的银子去填了他的无底洞。

第六章 关于装备 (第1/3页)

在光绪十一年,朝廷就开始兴办工商业。

在朝廷的支持下,首先在棉纺业中采用机器,建立工厂。之后,织布业、毛纺织业、造纸业等也开始向工厂制过渡。在直隶、山东等地,因为水患而失去土地的农民为工厂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受到土、洋两方面的冲击,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越来越多的商人和地主倾向于将资本投入工厂,而因此扩大了的市场又使得本土工业化进程大大加速。采用机器的大工厂在轻工业各体系中迅速取代了手工工场。

光绪相信,随着铁lu的兴建,这一进程还将大大加快。此时西方已经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如果中能够在这几年将基础工业步建设起来,很有可能在二十世纪同时完成两次工业革命,到时候,中就能成为真正的。

想到这里,光绪忽然想起一件事来。

阅读生于1871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