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1871

〖生于1871〗

第十六章 终于见点儿成效了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1890年末,旅顺军港一期工程建成,成为中首个可以容纳万吨级舰船维修、保养的大型船坞港口。旅顺军港的修建用了四年时间,费白银一百三十多万两,(整个要塞建成计划7年,预算达三百万两白银)。由法承了工程最后的铁甲船修理厂,大石坞,自来水,起重码头,铁道,各类库,厂和办室的建设。

承了工程的法人是竭尽全力的为清朝修建工程,因为他们还想好好表现一番后去揽京汉铁lu的大活呢。为此法人运来了每小时可以抽90吨水的大型抽水机,吸干闸门漏水,建设了长41丈,宽12丈,深3丈7尺,石台阶,铁梯,滑道具全的大石坞。在外面还有一层混凝土。还有占地48500平尺的修理厂,电灯厂,锅炉厂,机器厂和四座——每座占地4878平尺——库。为了防火、防水,还全部采用了铁顶和梁。5座起重机四周用小铁道连接,还设置了大小电lu灯。

不过法人最终也没有得到京汉铁lu的工程,但是他们得到了青岛基地的修建工程。18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铁lu和造船带来钢铁工业的飞速发展,同时也使煤炭行业获得了飞速的发展。

工业的发展带来了丰富的就业机会,再加上光绪推动的东北植垦计划,使历史上因为自然灾害而离失所为乞丐的人大大减少,这一方面节省了朝廷的救济资,同时新增加的农民、工人的收入又刺激了消费,进一步拉动了工业改革的步伐。

现在,大清的工商业发展已经步形成规模并开始步入快车道,只要光绪不死,中必然先于日本完成产业革命。

当然,这中间还有一个数,那就是中必须在未来赢得同日本之间的zhan争。

所以光绪在1891年就开始不惜血本的投入资完成zhan备计划,这中间除了陆军的整备、海军的人才培养和造舰计划,还有海军基地的建造也在其中。

第十六章 终于见点儿成效了 (第1/3页)

大清在光绪的下,虽然工商业改革比日本晚了几年,但是依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到光绪十六年末,户部统计大清拥有十人以上工人的工厂,有近三千家,其中使用蒸气动力的六百多家。工人人数达到三十余万人。这里面只有四十二家企业是官办,其他均为私人资本兴办或者和外商合资兴办。

中产业革命的先锋依然是棉纺织业。1891年,大清已经有20万枚纱锭。印布业已经产生了采用印染机械的工厂,印布机已达到170台。麻、毛纺织业由于直接采用的际先进技术,技术改造基本完成。

但给中工业改革带动最大的还是铁lu的修建。到1890年,中虽然仅有铁lu七百多里,但在未来几年计划兴建的却达到了五千多里。另外还有轮船航运业的发展。1890年,中已有商轮280只,吨位共11万吨,这些轮船几乎都是在中本土建造——这也是为什么光绪对造舰这么有信心的缘故。

阅读生于1871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