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1871

〖生于1871〗

第四十六章 谈判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所以翁同龢为了能办好这次的谈判,可谓是煞费苦心,下足了功夫。

“大人,这是自显宗皇帝以来,所有我们和英人签ding的条约,其中所有涉及家利益的条款我都分门别类的整理出来了,请大人过目。”唐绍仪一边说着,一边将手中的一份卷宗交给了翁同龢。

翁同龢接过来,道声辛苦了,便埋头看了起来。

唐绍仪整理的文件非常齐全,括1842年的《中英南京条约》,1843年的中英《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及中英《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1858年的《中英tian jin条约》及《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1860年的《中英续约》,共四大条约。其中涉及的各项条款也都被唐绍仪分为:割地,赔款,口岸,关税,传,领事裁判权和租界几大类,条理清晰,一目了然。

翁同龢一边看着,一边心里想,这一次听了皇上的建议,选了一些年轻且学过西学的官员协助,的确是当了大用,比如眼前的这位唐绍仪,将来磨练几年,未必不能官封一品。另外几个像陆征祥、胡惟德、孙宝琦等,也都是一时之选。

大概看了一遍,翁同龢掩上卷宗,微笑道:“少川,依你看,这一次的谈判,我们有多少胜算?”

唐绍仪连忙道:“学生以为,当有七成胜算。”

翁同龢道:“哦?为何是七成?”

唐绍仪道:“学生以为,当今世界,不止我大清需要英人,英人也同样需要我大清。所谓要想马儿跑,就要给吃草。英人自然也懂得这个道理。去年时,为了换取德人在荷兰问题上的支持,以及对法、俄施压,英人甚至送出了两个岛。所以这一次,学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所以,他极为重视这件差事。

还有一个原因让他不得不对这件事起十二万分神。那就是这一次的谈判,不同以往任何一次。

以往和英人的谈判多是割地、赔款、开放口岸等丧权辱的协议,作为清领袖,翁同龢不管懂不懂洋务外交,都可以胜任。原因无他,最多就是一个‘不签’而已。这不但不会影响他的‘清誉’,反而会因为‘锃锃铁骨’而为自己加分,就连皇上也不能多说什么。

皇上总不能说:哦,你没把我的家给卖了,所以我要惩罚你。

但这一次是要跟英人‘往回要主权’的谈判,你要是没有谈判的能力,英人给你来一个‘我就不还,你能把我咋样’,你还敢来一个拒签么?真那样,别说皇上饶不了你,就连天下悠悠众口,也得拿吐沫星子淹死你,而且死了也是一个笑柄。

第四十六章 谈判 (第1/3页)

在光绪二十七年的最后两个月,翁同龢得很忙,非常忙。

作为总理衙门副大臣,他现在负责和英人即将展开的谈判工作。

1901年,随着清政府在海上和陆地上对俄的节节胜利,让英人认识到了中在际环境中对自己的价值。于是,在清政府的要求下,英政府同意就双边关系中的一系列问题和中展开谈判。

翁同龢感觉到,皇上之所以将这样一个差事交给他,就是想看看自己在洋务事的理上是不是真的进步了。如果这件事理得好,那么他很有可能再进军机,如果理不好,那么自己的官宦生涯也就就此画上句号,该告老还乡了。

阅读生于1871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