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1871

〖生于1871〗

第五十九章 第二战线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中龙旗舰队新一代的‘大帝’级zhan列舰是在1902年载湉巡视大连船厂时定型生产的,这一型zhan列舰排水量接近两万吨,装备8-10门十二英寸主,堪称当今世界最大、也是最先进的zhan舰。

武器有了,人的问题呢?

刘少卿道:“新的兵役法今年天刚刚施行。截止到目前,有四万余名老兵解除了现役回家,成为地方武装部工作人员,或者地方保安部队。预计到年末,还会有三万余人陆续回到地方。今后,每年大约有三到五万名士兵、军官解除现役。但是这些人回到地方后,每年能够为朝廷训练、储备五十万以上的预备役民兵。只要有三年的时间,我们的军队至少可以扩充现在的三倍,达到一百二十个师,两百万人。一旦开始大规模的zhan争,半年之还能扩编三十个师,一年之能再扩编五十个师。如果zhan争时间持续三年,我们可以征召五百万名士兵,而且都是经过基础军事训练的。”

新的兵役法将募兵制改为兵役制,规定每一名适龄青年都有服兵役的义务。他们或者直接应征入伍,或者在当地被编入民兵预备役、或者参加地方保安部队。以大清目前四亿的人口基数,三年之后征召五百万士兵还真不是什么难事儿。

而且兵役法还规定了陆军普通士兵的服役期为五年,兵、骑兵、工兵等技术兵种的服役期限为八年;海军普通士兵服役期限八年,技术兵种服役期限为十年。这样以来,新兵一到部队就会有充足的老兵来进行传帮带,不会形成技术脱节。

新的兵役法还设立了士兵的晋升通道。以前,士兵只有通过考核,迈进军校深造,才可能成为军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正文——

载湉又将目光转向胡燏棻:“海军方面怎么样?”

胡燏棻这时候也差不多将海军的产能算了一遍,随后道:“目前江南船厂、广东船厂正在扩建,最晚在明年两大船厂都能扩建完毕。届时,我们将有大连、tian jin、上海、广州四大船厂能够建造两万吨以上的军舰。而万吨制造能力的船厂则有釜山、青岛、黄埔、厦门、泉州、高雄、海防七家。现在tian jin、大连两个厂子正在建造新型zhan列舰,预计在明年天便可下水进行海试。如果这两型zhan舰海试成功的话,正好在上海、广州两大船厂也扩建完工。四家船厂一起开工,三年后可增加4-6艘该型号的zhan列舰。同期,还能生产万吨级以上的新型装甲巡洋舰八艘左右,五千至七千吨级的快速巡洋舰十二艘左右。至于四千吨以下的zhan舰,则可多达二十艘。”

胡燏棻一边说,载湉一边计算。“这样算下来,三十五吨zhan舰的总吨位就出来了。不过和你的四十万吨的需求来说,还差了一点儿啊。是否也需要对外采gou?”

胡燏棻道:“不,皇上,海军这一块儿,无需对外采gou。一方面,臣遍观世界各,目前还没有一艘zhan舰能够媲美我们马上要交付的两艘‘大帝’级zhan列舰和两艘‘统帅’级装甲巡洋舰的。就是想对外采gou,也没地方买去。另外,以咱们的造船能力,其实只要在拖上一年,就能在增加至少两艘zhan列舰。从总吨位上来说,已经够了。第三点,咱们的‘大帝’级zhan列舰至少装备八门主,zhan场能力一艘就顶别现在的主力zhan列舰两艘。就连我们的新一代‘统帅’级装甲巡洋舰,如果不是装甲薄弱了一些,只有‘大帝’级的一半儿,单凭火力,也已经超越了其他家的zhan列舰了。一旦我们装备了六到八艘‘大帝’级,基本可以确定能够形成海上威摄力了。”

第五十九章 第二战线 (第1/3页)

写在前面的话:

各位书友,首先感谢你们的支持,另外对书评区的几条留言说一下我的想法。

我并不了解书友‘库伦1911’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但是我支持他在评论区的发言。清政权的确后而且封闭、腐朽,但是我们同样也不能否认,当清政府推行‘洋务运动’的时候,当光绪皇帝想要‘戊戌法’的时候,他们是想要这个家好起来的。不管他们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哪怕仅仅是为了维自己的统治,但毕竟他们是想要这个家好起来的。至于慈禧,我只能说这是个奇葩,正应了那句‘之将亡,必有妖孽’,就好像东汉末年的宦官集团和外戚、大唐末年的宦官和武将、大明末年的宦官和东林党,都是奇葩。

另外借着这个话题也回复一下书友‘游子si故乡’,非常感谢你的支持。对于‘辩论’的两章,其实我写的时候的心理就像上面所说的一样。‘我的话之所以有人听,不是因为我是谁,而是因为我说的有道理’!所以我没有用皇帝的份来颁布条令,而是以普通人的份来和别人辩论,我是想让人接受我的si想,而不是份。

阅读生于1871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