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1871

〖生于1871〗

第九十九章 接待(上)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远处的演习场上,受莱因哈特将军指挥的进攻方兵力开始行动。

“哦?少将阁下在正面阵地上一下子投入了两个团的兵力进行集团冲锋?看来是要孤注一掷啊!”

莱因哈特道:“我读过一些中国的书,上面有一句话,叫做‘一鼓作气’。所以我相信在经过炮火的打击下,一次强大的冲锋,完全能够瓦解守军的斗志。”

在进行兵棋推演时,德国参谋总部——也包括其他各强国的参谋部——一般都这样设想:由于新式武器威力强大,如果发生战争,将是短暂的,战争的进程将为英勇的突击进攻所决定。

这些理论家们对下一次战争的描绘与克里米亚战争和普法战争惊人地相似——那两次战争都是经过初期突击就成定局,败者决无挽回余地。于是这些理论家们从历史上的战例出发争辩说,所组建的庞大军队似乎只能按历史上战例的样式来进行作战。

刘少卿摇摇头:“不见得。我们中国还有一句话,叫做‘刚则易折’。看来少将阁下是忘记了,我手中还有上百挺轻重机枪的火力呢!”

说话间,刘少卿指挥的防御方已经火力全开,轻重机枪组成的交叉火力几乎完全封锁了铁丝网上的缺口,进攻方的兵力开始出现大量伤亡。

莱因哈特皱了皱眉头,旁边鲁登道夫道:“我们这时候开始第二次炮火覆盖,一方面掩护进攻部队,一方面进一步摧毁你们的防御火力!”

刘少卿点点头:“中规中矩。没错,这时候进行火力覆盖是必须的了,不过,你们最好检查一下你们的弹药储备。毕竟,之前已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种作战演习在德国参谋本部不知模拟了多少次,很快,他们就推举了莱因哈特少将和鲁登道夫中校来负责这一次的兵棋推演。

“我军有五千名士兵,而你方的士兵人数大约是两千名,考虑到第一阶段的炮击,你方的兵力应该有至少五分之一的损失,那么剩余的兵力一千五百人左右。另外,虽然炮击很难对永固工事造成彻底的损害,但毕竟会造成一些防御设施的毁损,所以,你方的防御火力应该仅剩百分之八十。”

刘少卿点点头:“这个推算基本符合我军现状。不过我依然要提醒你,即使仅剩80%,我军还是保有了大量的重机枪和迫击炮。因为多数重机枪、迫击炮都保存在永固工事中或者被士兵带入地下掩体中,这些地方都受炮击影响不大。同时,我军也还有大量的轻机枪,数量大约在80挺左右。另外还有少量保留在永固工事中的大口径火炮,虽然数量很少,但也能对你军的炮兵阵地产生影响。”

莱因哈特道:“这我明白,我们也不会立刻将炮兵阵地推进到前沿的。这也没必要,那不是炮兵应该干的活。”

“好了,那么现在,我将要安排士兵发起进攻。火力准备完成后,阵地前沿的地雷已经被基本清除,至于铁丝网,虽然还有一些保留,但同时也被炸出了很多的突破口,这些被炸开的地方,就是步兵进行突进的口子!”

第九十九章 接待(上) (第2/3页)

 时间就在刘少卿的讲解中渐渐滑过,一个小时后。

“根据演习设定,进攻方在目标方向上进行了长时间的火力准备,密集的炮火足以覆盖目标阵地前的每一寸土地。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防御方阵地前,已经不会有成规模的雷场存在了。但是,通过望远镜大家可以看到,虽然炮火将防御阵地前的铁丝网完全炸开,但是这些铁丝网并没有消失,而是仍然一团团的密集分布在防御阵地前。这些铁丝网的存在,使得骑兵突击成为了泡影,也必将影响到将要进行的步兵冲锋。”

这个很好理解,因为铁丝网毕竟是线状的,爆破的弹片可以切割它们,但不能粉碎它们,所以这些铁丝网将一直存在于两军之间,直到工兵将他们完全销毁。

刘少卿微笑着看了看代表团中的将军们,随即道:“现在,我想要把接下来的作战指挥权交给在座的各位,请你们从传统的作战角度来安排下一阶段的进攻作战,而我,则负责防御。”

阅读生于1871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