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98.狂喜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林山县那个举人县令运气就是比他的好,这么好的功劳都能自动送上门来!他当初在林山县当县令的时候怎么就没有一个能考中进士呢?

虽说没有考中秀才的政绩来得直接,可辖下有人能中进士那也是文风好,教化好的表示啊。

刘通判越想就越郁闷,不过转念一想,这也是自己临阳府的人,也能分到一点功劳,这才罢休。再仔细一看名字,咦,怎么这么眼熟?

仔细一想,他就知道是谁了,毕竟顾青云和方子茗的名字还是在这些官员中有一定知名度的,毕竟他们的年纪很轻,尤其是顾青云,更是整个越省本朝以来最年轻的举人。

想起十几年前那个小小的孩童,刘通判感慨万千,这才没几年,小孩子就长大了,一下子就成为了进士,现在还是清贵的翰林院庶吉士,以后目测前途会比他好,毕竟留在京城嘛。他自己这几年却一直待在正六品的通判上不动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嗯,就****去吧。

三天后,五月十三日,有一艘官船要到越省,他和方子茗就上船了。这次夏氏会跟着回去,一个是她的月份比简薇小,第二个是她从来没回过方家老宅,必须得回去一趟。

因此,方子茗是如临大敌。

除此之外,他们越省还有另一名陈姓的同进士也一起回家,船上大多数都是新科进士,他们的家乡在船经过的地方,这时候如果没有倭寇海盗的话,大家还是更乐意坐船的,方便又快捷,还比陆地安全。

当顾青云抱着小石头朝岸上的方仁霄等人挥手时,小石头还兴奋地东张西望,不断地发出惊呼声。

他没再多想,就叫人进来,道:“赶紧的,去请知府回来,就说郡里有急件。”

于是,消息一层层传递,从临阳府传到林山县,又从林山县传到桃花镇。

当时林山县的县令接到消息的时候高兴极了。

“额的神啊!这方家要发了!家族有多了一名进士!还有那顾家,小小的一个林溪村竟然能出一名进士,难道是那里的风水很好?”县令惊诧极了,又高兴得团团转,半响都在喃喃自语。

“他们之间还是姻亲关系!那以后方家和顾家不是在林山县只手遮天了?幸亏他们以后都在外地为官,否则本官这县令不是很难做?头上多了几尊大佛。”县令一想到自家也是书香门第,官宦之家,之前出过一名进士,只是到了他这一代,好不容易考上举人,就再也考不上

在地方官府,散值时间总是比京城的要求低点。

“大人,郡城有急件!”他手下的小吏给他送来一封急件。

刘通判一看,就知道是科考的报喜信息,难不成今年的临阳府有人考中进士了?想到这里,他立马来了兴致,赶紧拆开一看。

天啊,不得了了,小小的林山县竟然考上两名进士!还都是二甲,其中有一名还是传胪!

刘通判只觉得自己的心跳得很急,那是妒忌的!

“爹爹,好大的船!这是船!”

“请用临阳府方言,要不然爹爹就不和你说话了。”为了让小石头和家乡的人交流方便,顾青云一知道自己可以回家后,就立马让小石头学习说临阳府方言,还要求方仁霄和简薇等人也说,包括家中会说家乡话的下人,力求给他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其实顾大河和顾季山是能说官话的,虽然说得不标准,可还能听,只是老陈氏和小陈氏就不是很能听懂官话了,非常吃力。

小孩子学习语言的速度还是比较快的。这不,才十几天的功夫,一口正宗官话的小石头就会说一点临阳府方言了。

“爹,船,大船!”小石头从善如流,这次能和爹爹一起回家见太爷爷太奶奶、爷爷奶奶真是太高兴了,他们一定很疼他的,每次来信爹爹给他读的时候,里面都有他的名字。

“夫君,你不多带点人吗?”简薇只觉得人太少了,“总得有一两个丫头吧?要不然你们在船上谁做饭?”

顾青云却满不在乎地摆摆手:“有丫鬟在麻烦,做饭有什么难的?他们不会做,我做。”在考场上他都能做,更别提在船上了,起码比考场方便。而且有五更鸡在,最多是费点桐油,很方便的。

简薇见他自信心满满的样子,当然不会怀疑他的做饭能力,只是他怀疑小石头到底能不能吃得下他爹做的饭?毕竟小石头在这里一直是娇养着的,什么都是用的家中最好的,外公和外婆得到点什么好东西都眼巴巴地送来给他。

想起船上一般都吃鱼,那个腥味处理不好的话……她看着儿子正板着一张小脸在认真学习卡片上的字,想起过几天他就要受苦了,内心就一阵纠结。

顾青云不知道简薇的内心活动,此时他心情非常好,恨不得马上高歌一曲,可当他想开口的时候却发现貌似已经不知如何唱前世的流行歌曲了,倒是现在的小曲他能哼几句。

一旁的方子茗忍不住一笑,他佩服地看了一眼顾青云,也开始和小石头用方言聊天,偶尔夹杂着官话,倒也能聊得热火朝天。

等小石头兴奋过后,意识到要离开简薇等人时,他忍不住哭了两场,但见他爹还在身边,慢慢哄他的样子,小石头就不哭了,开始掰着手指数着三个月是多少天,他才刚会数到二十啊。

此时的小石头并不知道,这只是顾青云给他最后的温柔和纵容,接下来的旅程令小小的他非常难忘。可能是印象太深刻了,或者是他的记性太好了,他对小时候的记忆似乎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在顾青云还在海船上飘荡时,他金榜题名的消息就已经在传胪大典举行后被朝廷快马加鞭地送回到他的家乡,比他回到家的时间要早个十几天。

这天,刘通判照常在临阳府衙门办公,他一向勤勉,这几年临阳府发展得欣欣向荣,尤其是开通码头后更是如此,加上当地百姓淳朴,很少有上衙门的时候,所以他还算是有空闲。只他忙碌惯了,还是会照常每天到衙门值班到散值时间,不像其他官员,早上来点卯签个到,没什么事的话就会离开。

98.狂喜 (第2/3页)

的船也不用收,所以每次举人上京赶考,总会有船主很乐意搭乘举人,这样就可以免掉关卡费。

甚至举人上京赶考还可以到本地的府城官府去拿路费。嗯,本朝好像真的没有银钱上京的话,貌似也能拿陆费,只是要经过一系列的手续,而且面子不是很好看,一般的举人除非真的不够钱,否则是不会去拿的。

拿到文书后,顾青云就回家收拾行李,这次他没带什么很多人回去,除了他、小石头、顾三元外,就还带了两名小厮,谷雨和方家另一名长得人高马大的小厮。

本来想让慧香的丈夫小方一起回的,毕竟他是方管家的孙子,办事很利索,但慧香这个时候怀孕了,就不好让他跟着回去。

阅读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