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145.犹豫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顾小公子又来了,难道您已经到镇上读书了?”何掌柜一张胖脸笑眯眯的,眼睛都快看不见了。因为顾青云偶尔和顾伯山来这里白看书,所以他还记得他。

顾青云有点脸红,想起了以前的白看书行为,应声道:“是的,我已经在何夫子的学堂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上他家虽然不是有钱人,但还是可以吃饱的,他还天天有鸡蛋可以吃,隔三差五的,还可以吃顿荤腥,或是小河和沟里的鱼虾,或是山上倒霉掉进顾大河和顾二河挖的陷阱里的野物,或是便宜的大骨汤和猪下水。

总之,六年的时间,让时光把他雕琢成了一个头发乌黑,面色红润,举止文雅的小少年,在村里拥有一定的人气,在家里也拥有一定的地位。

这六年,顾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是银钱花费增多。他读书后一年起码要花费3-4两的银子,这是他单单在读书上的花费,不包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

主要是他六岁后就要开始描红练字,为了练成一笔好字,他在用清水练习后,觉得自己这个字写得好了,才开始真正在纸上写。虽然这样花费的纸张变少了,但总归是要花费的,而纸张的费用不可能是顾伯山帮他们出,他自己还有两个孙子要读书呢。

“我又不傻。”顾青明也白了他一眼。

“中午有一个时辰的休息时间,我们现在去哪?”顾青明跃跃欲试,两人身上都背着书箱,放在私塾里总觉得不放心,因为没有人专门看管。

“去书店吧,我想到书店去看看抄书是否可行。”顾青云沉吟了一会,说道。

“好吧。”顾青明想想自己能赚钱也不错,这样就不用让娘给钱了。

到了桃花镇上唯一的书店,顾青云和掌柜的打了声招呼。

所以这些钱就花费在笔墨纸砚上了,即使他一再节省,还是要这么多。

二是人口增多,人口赋税也增多,花费也跟着增多。

中午放学,镇上的同学回家吃饭,村里的同学就自己解决,私塾是不包饭的。

顾青云和顾青明没带有食物来,就去了镇上的一家小店子吃了一碗馄钝。

“味道不错,就是太贵了。”顾青云叹道,喝了一口汤。馄钝里面是青菜和肉沫,汤是大骨汤熬制而成,味道很好,难怪生意不错。

到了这一步,他就可以点油灯翻书看了,把自己刚才忘记的内容再看一遍,然后熄灯,开始疏通头发,尤其在冬天的时候更加会多梳头,因为头上的血管很多,多梳头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消除疲劳。

最后,他终于可以躺在床上了,于是就把刚才忘记的内容心里默读一遍,如果还是不记得的话,不会再起床,只能等明天早上了。

这种方法对于一些记忆力好的人来说是笨办法,但顾青云没办法,自己不是那种聪明人,而想要成为人上人,怎么不吃点苦?

对于顾青云来说,保养身体更重要的是不要老是生气,他时常面带笑容,和别人之间的关系也会好一些,产生的矛盾也会少一些,这样一来,生活中能令他生气的事就越来越少。生气对神心脏都非常不好,所以顾青云会时常告诫自己遇事要想开点,尤其是古今不同,经常会遇到一些在现代觉得莫名其妙的奇葩事,自己要淡定,想开点,按照当地的习惯来。

此外,还有一个养生的小手段,那就是多擦面。他平时有机会就多擦擦脸,据说这样能使面部更加有活性,红润。

“馒头一文钱两个,包子一文钱一个,这碗馄钝才三文钱,我觉得还好啊,反正我吃包子要吃四个才吃饱的,这个还便宜点呢。”顾青明不以为意。

顾青云摇摇头,有汤当然会饱肚子了,待会他就知道肚子饿了。

于是不再和他聊这个话题,开始询问乙班的情况。

“人多,大家的进度参差不齐,不过夫子很有办法,都是叫大家读书背书,然后再一个个把人叫到隔间开始解答疑惑,之后又布置功课,这样你就可以回到自己的座位继续学习了。”顾青明神情兴致勃勃的,笑道,“我觉得这样挺好的,还可以和同窗交流交流,有些我不懂的他们都懂,有些他们不懂的我懂,而且多热闹啊,我觉得浑身都是劲。不像在家里,学起来好像都没什么劲头。”

“你这句话可不要叫大爷爷听到。”顾青云白了他一眼。

145.犹豫 (第2/3页)

抱着期待和支持的态度。要不是顾青云保持头脑冷静,知道爹娘的深意,他还真的以为自己很聪明,读书考秀才是件很容易的事呢。

所以,即使多了两个小堂弟后,顾青云在家中的地位还是没变,依然稳坐顾季山和老陈氏心中的第一宝座。

之后,吃过晚饭,他在院子里开始散步消食,洗澡之前还会做俯卧撑,直到他自己觉得累了才停止。

洗澡后,他也不会立即睡觉,反而开始背书。先把今天学的知识再背一遍,不记得的也先不翻书,然后再开始从《三字经》开始背起,一直背到今天学到的新内容。

阅读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