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福临门

〖穿越之福临门〗

第十一章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他们的想法是保守的,是消极的。

都说“穷则思变”,他们现在还没有穷到那份上,就下意识地想要保持现有的这份安稳,不会再去追求其他了。在这个遇到点天灾*就说不定会家破人亡的时代,追求安稳是劳苦大众们的通性。

他们总觉得自己承担不起变革失败时所带来的损失。

“还要租船?”祁二娘诧异地说,“自己烧炭也就算了,哪怕不出去,不过是废了些力气,倒是不觉得可惜。可是,如果我们要租船的话,到时候那炭还是不出去,那么船的租金不就亏了?”

“我肯定能把炭出去,你信不信?”祁明诚问。

祁二娘很想说“不那么信”,但她一想到自家弟弟在嫁入赵家后的变化,立刻把嘴闭上了。

祁明诚跑回自己屋子想具体方案去了。

祁大娘子把磨好的豆浆倒进了锅里。她小声地说:“二妮,你就任由明诚胡闹了?便是瘸老三那么能为,做了这么多年生意的他也没能把炭到城里去啊!咱们若进城,在城里人生地不熟的……”

祁二娘叹了口气,说:“什么事情到了明诚嘴里,上下嘴皮子这么一碰,别提有多容易了。”

“那你不拦着他点?”

“咱们不在梨东镇上,这里的市场就这么点大,想也不出什么价来!”祁明诚有些兴奋地说,“我们租一条船,顺着梨东河去外面更大的镇子!去城里!这事儿得赶紧了,炭这种东西在深秋和初冬时比较好,再晚一点,等那些大户把过冬的炭备齐了,咱们手里的就难以出去了。”

小地方的市场容易被垄断,大地方的市场则会更自由一点。

唐时白居易写的《炭翁》,祁明诚念书时还背诵过。诗中的老翁就是属于那种没什么背景的普通人,因为被宦官低价强购,他的炭最后都贱了。不过,由此可知,炭确实是条路子,前提是不要受到什么压迫。祁明诚不想像老翁一样拿去城里散,他觉得自己若是能做个小型商就好了。

祁二娘他们从来就没想过要做生意,因此很多事情都想不到点子上。

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笨,只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这个概念。

祁二娘的眉头都皱起来了:“我也不敢十分信他,可万一真赚到银子了呢?三妮那里需要钱。”

“三妮当初被进周府时,周府给了五两银子。五两银子是小丫鬟的价,现在三妮大了、长本事了,如果主家再把她发出去,就肯定不止这个价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十一章 (第2/3页)

炭的规模是不一样的。前者每家负责做饭的小媳妇都会,后者就需要有经验老道的老把式盯着。

祁明诚却越想越觉得自己的主意不错,说:“姐,你们就是胆子太小了。谁也不是一开始就能摸着诀窍的,只要我们大致知道了烧炭的方法,哪怕一两次不成功,三五次以后总能把炭烧出来的!”

炭是可行的!祁明诚一边思考,一边在原地转着圈,迅速切换成了斗志昂扬模式。

祁二娘看得一愣一愣的,说:“就算我们会烧炭了,也没有地方啊!别看咱们梨东镇那么大,其实炭的就那么三四家。我们周围这几个村子的想要买炭,都认准瘸老三了。他有个侄子在镇上当捕快哩!一来他家的炭确实不错,二来就冲着他那个能和官家说上话的侄子,也没人敢抢生意啊。”

阅读穿越之福临门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