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剑山飞虎

〖三国之剑山飞虎〗

第二章 北疆乱象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那大个子武士阿查克有些不太耐烦,说道:“我到林子后面等你,你最好快一点儿,冰天雪地的!有事儿吱一声!”缓缓拨转马头,举着火把向山对面的一处林子走去。

那挑棉帽的瘦瘪子“咯咯”一笑,说道:“得了!大个子,有想法了跟我说一声哈!”说着慢慢地转过头来,用刀逼在那白衣女子的脖颈上,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脱!”

那白衣女子怎会愿意,迟迟没有动作。瘦瘪子急了,一抖马刀正正扇了白衣女子一个耳刮子,白衣女子吃疼当即捂着脸,扶着山壁蹲了下去。瘦瘪子回头看了一眼,那阿查克已经走到了树林中去,已经看不到了,似乎很远了。

瘦瘪子一片腿从马上跳了下来,扛着马刀蹲在了那白衣女子身边,“呵呵”淫笑道:“小娘们儿别紧张!我会慢慢来的!”说着伸手就去拉那女子身上的衣服。

正在这时,周东方一个颤抖,借着身上的铁甲与山洞口石地的滑力直接飞了下来。唐剑飞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白衣武士似乎受伤很重,扶着山壁勉强支撑,身上的白裘斗篷也染上了鲜血。

唐剑飞见周东方紧紧地咬着牙,双眼恨恨地盯着下面的人,似乎就要冲下去,当即也握紧了白虎剑,随时准备出击。但是这洞口都是石头,因雨水冲刷就有些光滑,唐剑飞一只手稍稍一抬就感到身上的铁甲和这石头并不摩擦,倒是滑的很,赶紧抓住面前的一棵树枝保持平衡。

那为首的铠甲武士冲着身边的另一个武士努了努嘴,另一个则“嘚嘚”地催着胯下的战马向前走到了那白衣武士身边,用马刀一挑那白衣武士头上的棉帽,不由得吹了一声口哨,回头笑道:“怎地是个娘们儿!”

众铠甲武士不由得纷纷呼哨起来,战马也跟着嘶鸣。那为首的武士“哈哈”大笑,说道:“看来你们夫余国是没有人了,就你一个娘们儿还有两下子。”

那刚刚挑开棉帽的武士奸笑着说道:“我说老大,小弟我都一个月没开荤了,这个就赏了我吧。”众人又是一阵大笑!为首的武士笑着对众人大声道:“那倒是,上次屠村咱们瘦瘪子在山头上放哨了是吧?得了,这娘们儿可挺狠,小心了。阿查克,你留下照应,一会儿把这娘们儿带回村里。”说罢拨转马头,扬鞭而去,身后的众武士也跟着呼哨而去。只留下了一个个头高大的武士陪着这挑开棉帽的武士在这里。

第二章 北疆乱象 (第1/3页)

“二虏首施,鲠我北垂。道畅则顺,时薄先离。”——《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第八十》

唐剑飞听到这步度根的名字,心中便有了计较,他自幼在父亲的书房熟知汉代历史,灵帝时,鲜卑单于和连昏庸无道,导致鲜卑部族分裂。到了献帝时,鲜卑贴近幽州和辽西一带主要有三股势力。步度根部,主要在并州的雁门郡;轲比能部,主要在幽州代郡;素利、弥加、阙机联合部,主要在幽州的辽西、右北平、渔阳塞外一带。而他们说的大鲜卑山应该就在这大兴安岭附近,或者也可能就是这大兴安岭,尤其是鲜卑洞,后世有学者研究就是大兴安岭内的嘎仙洞。这伙铠甲武士自称是步度根部的人,步度根和轲比能向来不合,要到曹魏明帝时期才有合作的记载,之前都是互相攻伐,他们不可能从并州跨越北疆大漠长途跋涉到这北方山地,这样分析,步度根的人只可能是借道轲比能部来到大兴安岭,那么现在就应该是曹魏的明帝曹叡之年,但是如果他们真的是鲜卑部族又怎么会连鲜卑山都找不到?就算是普通的族人不知道,那各个部族的大人总该知道吧?又怎么可能让自己的人摸着黑来找地方呢?况且后世关于鲜卑的来源有很多种说法,比较公认的一个说法就是《后汉书》记载“鲜卑和乌桓都是以山为名。”

唐剑飞正思索着。下面的铠甲武士又说话了:“哎——!那个夫余小子!你怎么不说话嘛?怎么挨了刀子就变成小绵羊了吗?”

夫余?大兴安岭东部的民族。唐剑飞的脑子快速的转着:其南连高句丽,东接挹娄,西跨大鲜卑山与鲜卑相望,北有弱水为边。其都城也不在这山岭之中,应该叫做夫余王城,位置在东部平原上,大概是新中国的吉林市的位置。夫余国倒是有尊者尚白的传统,如果这白衣武士真的是夫余人,而且周围还有他们的村子,就应该能大致对得上位置,这里就是当时夫余和鲜卑的分界线大鲜卑山——后世的大兴安岭。

阅读三国之剑山飞虎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