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大业

〖隋末大业〗

第八章 火镰

上一页 简介 下一章

陈平心下了然,看来父母是想要让自己进学。在这个时代,哪怕是在后世,读书都是一条好的出路。不光是工作有保证,还能光耀门楣,金钱和声誉双丰收。

可是从一开始陈平就没有想过要通过读书来致富,或者说是就没考虑将读书作为在这个时代的安身立命的本钱。

相较于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始于隋的科举制的确是选才方面一个良好的开端。

可也仅仅是开端而已,隋朝门荫入仕的选才名额还是占有很大的比重,仅凭自身才学得以解褐的人不是没有,只是少得可怜。

开皇七年,隋文帝制定了“诸州岁贡三人”的制度,常贡中有秀才和明经两科,而有隋一代,秀才及第的人也不过十余人而已,可见其难度之大。

“娘,不是我不肯上。实则是因为州县乡学已经被先皇废除,想要凭借读书出人头地很难。”仁寿元年,隋文帝因为对州县乡学所选取的人才不满意,废除了州县乡学馆,只留有国子学博士两人,学生七十人,陈平将这个搬了出来。

至于明经,比秀才科倒是要好上一些,只要是国子学和州县学的生徒或者是州贡举的士子都能进行考试。可惜的是,就陈平的了解,即便是过了明经科,也不一定立刻就有实职,还得等候栓选。

前前后后加起来的时间没有个十年,也不会少于七八年。有这个时间,黄花菜都凉了。

再则,即便是很顺利的做上了九品官,陈平也没有先知先觉能力知晓自己会被下到何处。

如若是在山东之地,那真的是往匪窝中钻。谁知道会不会被某个农民起义的首领给祭了旗。

“娘,我不想上学。”陈平直接道,“上学需要束脩,家中哪有?”

“自己做的,很简单,火石是从河滩上捡的,铁片是从二牛家取的。”陈平转了转手中稻杆,稻穗对着桌沿摔了过去,脱落的稻谷扎在脸上,酥麻酥麻的。

“那再多做些,给你王婶和大伯家也送去。”刘氏见这东西不要许多钱,却是如此方便,就想着用来还些人情。

陈平自是答应下来,要不了多少时间,晨跑时在河滩上捡些火石就成。

不过,这是不是意味着,这火镰算是稀罕货?

“娘跟你说个事。”刘氏收起了火镰,放下稻禾,对陈平道,“你也有十一了,是该去上乡学,以后也好做个读书人。”

“不用担心这个,束脩娘都已经准备好了。只等收了稻子,你就和阿爷一同去夫子家。”三十颗鸭蛋,刘氏已经是收好,稻谷舂了一遍,等再挑挑,选上一石的精米,束脩也就有了。

“可是我不想上学。”陈平叫苦道,“上学很累,我记不住,怕夫子骂。”

“没事,多读读就能记住。”刘氏劝道。

陈平又找了几个理由,可惜刘氏还是想让陈平上学,看样子那心似乎更加的坚定了。

这样下去可不成,万一真的去了乡学,很多事情就没办法完成。

第八章 火镰 (第3/3页)

面生火又是必须要过的一段程序。

看陈平的操作,这叫做火镰的物件比那柞木板用起来要节省时间得多,且又不担心会沾水受潮。

真的是极为方便。

“这东西很好用,你从哪里得来的?”刘氏问道。

阅读隋末大业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