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第480章 振兴关中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虽然其下令整修部分水利,但灌溉效果尚远远不如郑国渠,更遑论白渠、六辅渠?”

“因此,臣等以为,关中衰落之关键因素,便在于水利条件大幅度下降。”

“如此说来,只要恢复当地水利条件,就有望复兴关中?”卫朔激动道。

“唔……差不多是这样。”

“怎么

“关中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是战国时秦国建设的郑国渠。”

“郑国渠是以泾水为水源,灌溉渭北农田的大型灌溉渠道。”

“郑国渠建成后,政治、经济效益显著。”

“是以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

“自此以后,郑国渠一直使用了数百年,直至毁于战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可以说早在秦汉之际,关中水利就以形成了以泾水、渭水、洛水为主的三大渠系。”

“这些水利工程,保证了关中富庶,是关中富甲天下的重要基础。”

“然汉末以来,关中水利工程不仅再没有增加,反倒一次次被毁于战火。”

“近百十年来,因政局动荡不安,关中农田水利,或无暇维修,无毁于战乱,最终使关中一直出于疲敝状态。”

“前秦统治时,丞相王猛奉命治理关中。”

“汉高定鼎关中后,同样重视农田水利发展。”

“武帝时期,朝廷又相继开挖了六辅渠、白渠、成国渠等一系列水利工程。”

“据说白渠建成后,谷口、池阳一带因有郑白两渠灌溉,竟成为不知旱涝的高产区。”

“当时当地,曾流行一首民谣,以歌颂两渠。”

“田于何所,池阳谷口。”

“哦,是吗?请玄伯公赶紧讲来,朔洗耳恭听。”卫朔迫不及待道。

“欲辨关中之兴衰,需先明关中水利之兴废。”

崔宏侃侃而谈道:“通过调查,臣等发现水利之治与关中之治关系十分密切。”

“可谓是唯知水利,方可懂关中。”

“自汉以降,关中战事不断,使得关中水利条件,自秦汉之后就不断下降。”

“郑国在前,白渠在后。”

“举锸为云,决渠为雨。”

“泾水一石,其泥数斗。”

“且溉且粪,长我禾黍。”

“衣食京师,亿万之口。”

第480章 振兴关中 (第2/3页)

“怎么样?尔等是否已有头绪?”

众人循声望去,却见大都护龙行虎步般走了进来。

卫朔一屁股坐在上首,看了众人一眼问:“这些天,大家一直埋头于案牍之中,查阅无数资料,不知可有收获?”

“回主公,臣等不辱使命,查阅了汉以来各种资料后,已经找到关中衰败之原因。”

阅读南北朝之征伐天下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