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风流军师

〖大唐风流军师〗

第443章 血火辽东(三)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李世民多少有些显示,因为在白岩城的行为,引起众将不满,特别是士兵,很快都知道程勇因为什么被罢官,这更加让士兵不满。

如今面对高句丽大军,根本没有投降的意思,还有周围大唐放回去的人,都跑到安市城里去,又参加到守城的行列中。

李世民急于显示自己的英明决定,听到张世贵的问话说道:“高延寿有三点必采用下策的原因,第一,他有十五万兵力,我们只有三万,他们没有怕我们的道理。以为能一战而胜,当然没有不出战的道理。第二,城中十几万军队,消耗也是一个巨大的问题,也同样不可能持久。而且高句丽连续丢掉八城,想挽回在北方盟主的地位,要是畏缩不战,契丹,靺鞨就可能背叛他们。泉盖苏文想保住地位,需要战功。第三,我们士兵惯于野战,求战心切,士气高涨。但是只要示敌以弱,他们必然出战,想一战定输赢,所以我说高延寿必然出战。”

这回别说张世贵,就连李绩也承认,皇上确实在用兵上有能力。听到李世民的分析,众将都是信心十足。李世民说道:“阿史那杜尔,你领兵三千前去挑战,高句丽必然出兵迎战,以试探我军虚实,你假意战败,骄敌之心。”

阿史那杜尔是突厥降将,作战谈不上多厉害,但是逃跑绝对没问题的。突厥兵历来是打不过就跑,又都是骑兵,立即答应领兵前去挑战。

李世民说道:“诸位爱卿,带领你们的士兵,要是阿史那战败,立即引兵后退,在六山坚决防御。高延寿必然离开防线,全力进攻,我们就用野战击败他。”

众将一起答应,赶紧去准备。阿史那杜尔带着他的三奇兵前往安市城讨敌骂阵,做出攻城的架势。

安市城中,增援的高句丽军主将聚到一起,面对来势汹汹的唐军,高句丽已经全部惊慌失措。可身为大军主帅的高延寿还是信心十足。

副将解伦玉说道:“大人,我们该如何坚守?”

“坚守”高延寿冷冷一笑“我们是十五万兵力,还用防守吗?难道我们五个打不过唐军一个?”

城外的唐军大营,黄罗帐之内,李世民看着几个总管问道:“各位爱卿,有什么进攻良策。”

李道宗说道:“皇上,我们只有三万部队,而对方是十五万人,五比一的兵力,我想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都处于不利状态。”

李绩紧皱着眉头,他也没什么办法,最危险的是高句丽要是来个死守,以三万兵力进攻十五万的部队,基本没有攻克的可能。他说道:“皇上,如果高延寿坚守,我们失败的可能性大增,野战还有胜利的可能。”

李世民点点头:“懋功所说很有道理,我们不适合拖延,唐军利于速战。高延寿有三条计策可行,坚守不出,我们前有坚城,后又沼泽,将疲兵少,后继粮草不足,等到我们无力战斗的时候,可以轻松胜利,这是上策。他要是带走城中百姓粮草,引兵后退,我们无力进攻,这是中策。不知自己能力,引兵出战,想击溃我们,那是下策。朕算计他必然采取下策。”

张世贵就是一个马屁精,赶紧问道:“皇上为什么这样说,臣不明白。”

其实这是最愚蠢的话,战场上是这么比人数的吗?可他的手下都觉得正确。

也是,我们高句丽人,骁勇善战,哪是唐军可以比的。只是突厥,吐谷浑太弱,才被唐军击败。当年隋炀帝三十万大军,不是一样败退回去?唐军区区三万之众,还以为高句丽人是纸糊的吗?

大对卢高正义是个谨慎的人,很有头脑,从来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43章 血火辽东(三) (第1/3页)

安市城外,唐军陆续到达这里,此时城外集中了四大总管和各军将领。李世民的中央六军都以驻扎完毕,大营连绵十几里地远。

李世民心里清楚,根据探马报告,在安市城里主将是高延寿,副将高惠贞,都算是高句丽的重臣,统领高句丽大军,同时有靺鞨和绝奴部还有灌奴部大军共计十五万之众,他们依山建营,连绵百里,封锁了进攻高句丽都城平壤的道路。

泉盖苏文以辽东城为中心点建立的第的一道防线,前后阻击唐军三个多月,第二道防线已经是最后底线,如果这道防线不能坚持到冬天来临,高句丽也就完了。

所以他十分重视这道防线,在整个防线的三个主要节点上,准备了大量的粮草和守成器械弓箭雷石,相信以这样的防线是没问题的。

阅读大唐风流军师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