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击三国

〖猎击三国〗

第86章 【休屠之屠】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官渡之战前,袁绍与曹操的关系,绝对是好得蜜里调油,曹操的东郡太守之职,是袁绍表奏的;在曹操平定青、兖黄巾之乱,也有袁绍在侧牵制相助;曹操与袁术屡屡交兵,粮草兵员也有袁绍在背后支援。而当曹操遭张邈、陈宫背叛,迎吕布入兖州时,曹操狼狈到在整个兖州,只剩下一个东郡与几个小县还插着曹字旗帜,几无容身之地。当是时,曹操就曾兴起过投奔袁绍的念头,幸好被谋士程昱劝阻,否则曹操兴起之路还得再曲折几年,哪有可能与袁绍官渡对决。

有这么一个铁杆,袁绍岂有不利用之理?在得知休屠胡入井陉的情报后,袁绍立即派使者前往定陶(兖州郡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要追溯到三年前,即初平元年(190)关东诸侯联盟讨伐董卓之时,彼时於扶罗与袁绍、张杨联盟,屯兵于河内郡漳水。之后,於扶罗受董卓引诱,引兵叛离,并劫持了河内太守张杨。袁绍派大将麹义击之,在邺城以南,麹义以先登弩阵击溃於扶罗骑兵大军。於扶罗兵败之后,劫持张杨退到黎阳,击败度辽将军耿祉,尽收其兵粮,站稳脚跟,势力得以重整。

双方仇怨就此结下,此后,无论袁绍跟谁打,匈奴人总要插一腿。比如公孙瓒与袁绍大战,匈奴就曾出兵助战;二袁失和,兄弟相争,匈奴人就帮袁术对抗袁绍;此次袁绍攻打黑山军,匈奴人历来与黑山张燕交好,更视袁某人为仇寇,哪有不撸袖子帮场子的道理?

只是於扶罗驻兵于河内,北面正对着邺城,就算要帮,也只能与黑山军联合出击,正面对抗袁军,没法绕到袁绍背后,发挥骑兵袭扰的优势。但南匈奴无法绕击,并不代表休屠部不行。休屠部的领地,就在雁门以西,而从雁门郡进入太行井陉道,自西而东穿行,一出来就是常山郡。骑兵驰行,不过五日。

如果说,由北至南,纵向狭长的冀州如同一条长蛇的话,那么休屠部这一击,就打在这条长蛇的腰部。弄不好,甚至有可能将之切为两断,令冀州首尾难顾。

应当说,匈奴人这一招够狠够毒够阴险。袁绍的确抽不出足够的兵力来常山阻击休屠胡,幸好,他还有一个铁杆盟友——曹操。

第86章 【休屠之屠】 (第2/3页)

代休栖地。不消说,大汉把两头狼拴在一起,自有驱之相噬之意。而这两部匈奴,也是时战时和,但谁也吞不了谁。

休屠各胡与南匈奴绝对汉朝的不安定分子,叛服无常,尤其是在汉末,搅风搅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汉中平五年(188年)休屠各胡叛乱,寇西河郡,杀郡守邢纪,不久又攻杀了并州刺史张懿。汉朝派出时任并州牧的董卓,前往平乱,但还没来得及出发,朝中就发生了大将军何进被宦官集团所杀事件。朝纲大乱,董胖立即按兵不动,伺机待举。休屠各胡方逃过一劫。

同年,屯兵于河内的南匈奴单于於扶罗也不甘寂寞,伙同黄巾、白波叛乱,抄掠太原、河东,掀起一片血雨腥风。

这一次,常山郡出现休屠各胡骑兵,其实是休屠部与南匈奴一起,联合黑山军,共击袁绍。或者说,是趁袁绍兵力南调,中部空虚之机,来扯袁绍后腿的。这些胡人与袁绍又有何恩怨呢?

阅读猎击三国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