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公孙康

〖三国公孙康〗

第307章 杜预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第307章 杜预 (第1/3页)

杜预(222年-285年),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西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灭吴统一战争的统帅之一。历任曹魏尚书郎、西晋河南尹、安西军司、秦州刺史、度支尚书、镇南大将军,官至司隶校尉。功成之后,耽思经籍,博学多通,多有建树,被誉为“杜武库“。著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及《春秋释例》等。285年初,杜预逝世,终年63岁,追赠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成侯。

杜预出身在曹魏政府的高级官僚家庭。祖父杜畿是三国时期曹魏的名臣,担任河东太守十六年,因为与荀彧、耿纪关系密切,因此不受曹操的信任,直到曹丕即位,才有爵位,担任了关内侯,进入朝廷担任了尚书。曹丕代汉称帝后,杜畿进封为亭侯,一百户。以尚书担任了代理司隶校尉,直到黄初三年,杜畿依然是尚书,《三国志》曹丕本纪记载“秋七月,使尚书杜畿持节开仓廪以赈之。“可见曹丕对他也是不重用,早在黄初二年,与杜畿同样是荀彧荐举的司马懿就已经是尚书右仆射了。一直到公元222年(黄初三年)的十月,曹丕征吴,杜畿才升任尚书仆射,杜畿留守洛阳。四年九月曹丕再次去许昌时,让杜畿留守,并且受诏制造龙船,尚书仆射是百官师长做这种事本身就是不应该,结果杜畿在孟津试船时遇难,曹丕对他的遇难感到难过,追赠太仆。

父亲杜恕在曹丕统治时期长期在家,没担任官职。直到魏明帝曹睿即位才担任散骑常侍等职务,他为人忠义、正直,与朝廷中的权臣关系不合,太和三年因为弹劾大将军曹真的弟弟曹璠与曹氏集团矛盾,被外派任职,随后称病在宜阳的一泉坞隐居。魏明帝去世后,许多人为他上书,而且与当时的执政司马懿是姻亲关系,所以再次任职,担任他父亲长期治理的河东太守。曹爽执政期间,因为曹爽是曹璠的侄儿,因此利用杜恕与上司矛盾的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阅读三国公孙康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