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末

〖我在明末〗

第十六章:匠户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久而久之李杆子就成为了他的本名,他父亲李铁头曾经也努力矫正过几次,不过最后却不得不放弃,到了最后反而他自己有时候也叫起了杆子,

也许正应了后世的一句话:当老天给你关上一道门时,也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虽然老天从小就没给李铁柱一个好身体,但却给了他一个灵活聪明的脑袋,从小学什么东西不但快,而且也能举一反三,如果不是出生在匠户人家,可能都能成为远近闻名的小神童也不一定,可惜匠户的身份注定了他和科场无缘,就算再聪明也引起不了多大关注!

但因为身体的原因不适合打铁,让他父亲在他十岁那年费了好大人情、才让他去读了半年多的私塾,但半年后因为问了一个问题、却把夫子问得当场发飙地,把他赶了回来。

就连李铁头带着他去苦苦哀求,夫子也没答应再让他回去,当然可能匠户出身也是一个原因。虽然没能继续在私塾读书让他失望,但凭他聪明的头脑倒也把几本启蒙的书给读完了,也因此迷上了读书,但作为铁匠,家里哪里有书可读?

李铁头无奈之下只好将他送到了另一个,在吉水的木匠家里学习木工。虽然身体不太好不过凭着聪明灵活的头脑,倒也让当时带着他的木匠师傅极为满意。在为一些大户人家打造木器之时,也能从大户人家哪里借到有一些杂书观看,满足他不能读书的愿望,随着慢慢的长大身体也慢慢好转,加上能够断文识字,老木匠便把和他从小青梅竹马的女儿许了给他。

说到婚姻这也是明朝匠户的另一个无奈,在大明匠户的地位极其底下,不但不允许科考,便是想转行都不行,这一代是匠户,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说起李铁匠在永丰县百姓当中却也算是一个奇人。

李铁匠家是永丰县的匠户人家,传了多少代了他不知道,他只知道从他爷爷的爷爷便一直都在永丰县里打铁,曾经的李家并不出名,也是靠打些农具勉强糊口,在太平之时倒也能勉强过得下去。

李家铁匠铺出名却要从几年前李铁匠接手铁匠铺说起,在当时说起李铁匠打铁,在县城百姓街坊中,却也算是一个奇闻。

李铁匠二十多岁左右、本名叫李铁柱,不过在县城除了了他自己,和他比较亲近的几个人外却没几个知道这个名字,

在人们普遍的印象中,铁匠、就算不是满身横肉也是肌肉发达,但李铁匠算是个例外,李铁柱从小就体弱多病,也因此从小时候就廋得像个杆子,所以从小时候起就有个外号叫李杆子,

第十六章:匠户 (第1/3页)

李家铁铺,是在永丰县显得偏僻的城西,虽然也姓李但与城里的三大世家之一的李家并无关系。因为世代在永丰县打铁的原因,与一般的铁匠铺只是一个茅草棚子不同,李铁匠家经过好几代人的扩建和修筑也修成了一个不小的茅草院子,也分前后院,前院打铁后院住人,

屋顶是茅草四面墙壁都是泥巴筑成的墙壁,这是这个时代大多数南方本地普通百姓,长期居住的房子也叫泥屋,好点的富户才能在房屋脚下包上一层,几十公分或者一米左右的青砖或石条做地基。只有少数富裕中户或大户人家才能住上青砖瓦房。

李家铁铺也是县城仅有的三家铁匠铺中,最好的铁匠铺子,尤其是所打的刀枪更是远近闻名,便是远在南昌都有人专门来上门定做,

但对于这个时代的匠户来说,出名并不意味着一件好事,相反出名更容易引来灾祸,最近李家铁铺便因为名气引来了一桩祸事。

阅读我在明末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