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秦始皇恋爱的正确姿势

〖和秦始皇恋爱的正确姿势〗

第64章 想你修错别字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信陵君魏无忌失了权势,他养的三千门客也要有个新去处,吕不韦发了求才令,这些食客们纷至沓来,都被收在丞相府了,赵政开口道,“东临书舍是寡人让王青安排开设的,相国著书立说,不若领着士子门客过去那边,这样一来方便编书者查阅文籍,二来也可吸引天下士子入秦,一举两得。”

东临书舍很有名气,至少在咸阳乃至秦国很有名气,来东临书舍的士子这几月越发多了,每日人来人往高谈阔论,规模已经可观了。

吕不韦即惊又喜,激动得有些忘乎所以,站起来重复了一遍问,“当真是王上开的?”

东临书舍咸阳城里谁人不知,吕不韦去过几次,感慨书舍主人高义之时也生了结交之心,现下知道了是新王设的,欣喜之情可想而知。

赵政倒也不怪他失礼,点头道,“相国也可看看,若得有才之士,推举上来即可。”

吕不韦走了以后,兴平忙上前道,“一路奔波,主子还是先去歇息一会儿,明日再去拜见太后也不迟。”

赵政点了点头,吩咐道,“诏令朝臣,明日一早临朝,文武群臣皆到章台宫议事。”

赵国君王赵偃着李牧领二十万精兵攻打燕国,势如破竹,不到半月的时间连取武阳和方城两座大城,攻势迅猛,打得燕国上下措手不及惊慌失措。

赵偃派李牧出兵,这也是赵政赶回咸阳城的原因之一,兵事的消息方至咸阳城,秦国出不出兵便成了必议之事。

出兵自然不是为了救燕,而是北上东进,乘赵国国内空虚攻打赵国,此事可不可,有无利益可图,尚且再议。

兴平跟着赵政回寝宫,在郁郁葱葱的青石路上走了一阵,见周围没人,便忍不住低声开口问,“姑娘在临淄可还好?”

赵政应了一声,回了寝宫便把婚书和诏令都给了兴平,吩咐道,“你看完便收好了,暂且留中不发,时机到了再拿出来公之于天下。”

兴平接过去看了,见里面是盖了印章的婚书和诏令,心里喜不自禁,看着自家主子比之前舒悦不少的神色,捧着典籍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笑道,“老奴恭喜主子得偿所愿了。”

赵政听得一笑,得偿所愿倒也未必,但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隔着坛子泥封,他这位红光满面的相国是如何闻出来醇香厚力的。

这是他的王后酿给他的,给出两坛已经是仁至义尽,再多是没有了。

赵政无视了吕相国火热渴望的眼神,面不改色地开口道,“没有了。”

吕不韦面带遗憾,不过能得一坛今日已是收获颇丰,吕不韦抱着酒坛子笑道,“无妨无妨,一坛也足以,多谢王上,不过往后王上若再得此酒,可一定给老臣留一些,有名酒作伴,不怕请不到好友过府游玩,哈哈。”

赵政:“…………”

兰陵美酒赵政确实有五坛,五坛皆是醇香浑厚的酒中上品,是王楠特意从临淄弄回咸阳城里的。

赵政原本也不好酒,只因是董慈酿造的,才将这酒收在了宫中,没成想蒙骜求见,一鼻子就闻出美酒味了,老将军开口询问了,赵政便给了一坛,只怕他这位吕相国闻过味,知道此酒的出处,念念不忘追过来了。

文臣武将一人一坛,倒也齐全,赵政应允了,让兴平去搬了一坛,吕不韦乐得合不拢嘴,胡须都要给摸下来一大把了。

五坛酒又少了一坛,赵政想他是不是写信给董慈,让她多酿造一些送回咸阳城来。

吕不韦得了美酒,乐得精神歃爽,抱着酒坛子闻了闻,忍了忍还是忍不住朝新王开口了,“此酒闻之醇香厚力,乃是绝世美酒也,老臣可否再多得一坛?介时也好请蒙骜蔡泽两人一起畅饮一番……”

秦鸣常年奔波各国做生意,一眼便看出了其中的妙处,当场便激动地拍案叫好了,称赞郑林王泽两人高才,说此计甚妙,商人来往各地出入各国,低价买进货物,高价卖出,相比起行商赢得的巨大利益,买个平安安安稳稳的从梁蝹道上过去,这点银钱实在不算什么,他们花得乐意,两方皆大欢喜。

赵政当时便允了,派王泽留置野王,与秦真秦鸣一起,着手处理这件事。

秦鸣看见了利,赵政想得更远,梁蝹道是商人游走各国之间的必经之路,秦国暗地里控制了这条线,除却能掌握天下商人银钱的流向之外,这条道以后还是一条方便之道。

精兵护卫都留下给秦真秦鸣用,赵政轻装上路,带着郑林连夜奔波,让兴平回咸阳宫等着,没去雍城,直接往咸阳城赶来了,在朝臣起疑前回了宫。

他这位为朝事殚精竭力的吕相国,估计是一收到消息便来求见了。

吕不韦乐得合不拢嘴,不住拂须笑道,“王上高义大才,东临书舍此等赔本的生意,老臣是决计想不出来的。”

吕不韦这夸的便是董慈了,赵政眼里有了点笑意,有才之士价值千金,他手上有的是钱,花点钱养着书舍,一本万利。

提起有识之士,吕不韦倒想起一人,当下便回禀道,“老臣门客里有一个小吏名为李斯,楚国上蔡人,此人颇有才学,见解独到,是个有识之士,老臣想将此人引荐于王上,王上若哪日有空,可以到老臣府上坐坐,老臣所说真假与否,一看便是。”

秦真秦鸣等人与李斯结交过,李斯才干如何赵政早先便知道了,现下听吕不韦这么说,便点头应道,“即使如此,明日晚间,寡人便过府相扰了。”

吕不韦听赵政应允了,心情舒畅之余,想起在上将军家里喝到的美酒,又行了一个礼,乐呵呵目含期待,“老臣听闻王上那有齐楚醇香美酒玉兰陵,不知老臣能有幸尝一尝否?”

吕不韦听赵政问得肃然,便笑道,“王上不必忧心,说服朝臣通议新政虽说废了点力气,但老臣磨了几个月,如今好歹是成了,对百姓们也算有个交代。”

吕不韦这话说得新奇,因为秦法不用对百姓交代什么,秦国的律法政令,也不会为百姓考虑什么。

吕不韦向来主张奖励农耕,让百姓休养生息,朝政思想与法家不同,他多了解一些也无妨。

想到此赵政便问道,“相国著书立说的事,可有些眉目了?”

吕不韦愣了一下,行礼答道,“老臣招募了学子宾客,择日便开始整理编著了。”

吕不韦朝赵政行了礼,将手里的文简递给兴平传给王上,乐呵呵地回禀道,“老臣不负王上所望,请了纲成君辅政,已经把历朝历代最为棘手的功臣王族案理出个章程来了,请王上过目。”

吕不韦提的都是些秦国历朝历代留下来的难案疑案,其中有三条与历任秦王有关。

第一是重修商於郡的商君府,建商鞅祠,准许百姓民众祭祀商鞅;

第二是为武安君白起平反,洗刷他当年的抗命之罪,建立‘白起祠’行国祭民祭;

第三准许甘茂遗族回秦国,甘茂之孙甘罗有才,许之入丞相府为属吏。

赵政此行收获颇丰,除了游览天下景色,游玩了雄奇伟壮的雄关天险函谷关,见识了魏武卒精锐彪悍的步兵阵和大梁固若金汤的城池之外,还结识了韩非等法家弟子,得了郑林王泽两位计然派的有能之士。

郑林与王泽也没让赵政失望,沿途的路上就送了份大礼给他。

赵政因伤口还没有完全痊愈,回程的路上便做行商打扮,一行人三五辆马车,十几个护卫,自然是引起了盗贼匪寇的注意,在齐国境内还好一些,多半秦真领着护卫们三两下便解决了,等进了楚韩魏秦四国相互接壤的边境、上了出入几国的必经之路梁蝹道以后,劫道的亡命之徒便多了起来,虽说这些匪寇不是精兵护卫的对手,但也让人烦不胜烦,行程也耽搁了不少。

赵政本是吩咐秦真带兵一路清理了,郑林和王泽却提了个建议,先是让秦真带人把一路的劫匪打得俯首帖耳,再把梁蝹道上的劫匪们汇集起来,凝成一个小编队,各方签订盟约协商好了以后,就不做劫匪了,让他们在合适的位置设关卡,向路过的行商们收取一定的银钱物事。

这样一来,劫匪们便成了护卫,沿途护送行商和路人,保证他们在梁蝹道上一路平安通行。

旁的那些虽说也棘手,但不像这三条事关先王,质疑先君先王的决议,朝堂之上反对的声音只怕少不了。

赵政搁下手里的文简,问道,“朝臣们怎么说,蒙骜蒙武王琯尉缭他们,可有疑问。”

质疑先君先王,这是在动摇宗法宗制的根本,吕不韦敢提出来,本身胆子便很大了。

赵政心下微凝,修改政令当真不是一件易事,吕不韦提出的这些还不算涉及国政根本,每一条实施起来却都阻力颇多……

朝政上的事,若当真出了乱子再做打算,只怕有办法,也只能看着喘气了。

第64章 想你修错别字 (第1/3页)

赵政并没有在雍城停留, 一路赶回咸阳,入了咸阳宫连口水都没来得及喝,兴平便急忙忙进来禀报了, “主子您可回来了, 相国书房求见。”

赵政匆匆净了手脸,兴平边把干帕巾递给他, 边低声禀报,“相国的奏报和拜帖已经送过雍城好多次了, 老奴都给挡了回去,只是这大半年的不见人, 朝臣和太后那边都有些起疑, 老奴估计相国要是再见不到主子, 只怕要亲自往雍城跑一趟了。”

赵政点头应了一声, 吕不韦着急着找人有何事赵政心里大概也清楚, 无非就是新法改制的事, 吕不韦尝到了甜头,自然是一心扑在了上面,想乘机一改到底。

赵政进了书房, 吕不韦高兴地迎上前来行礼,倒没有立马就谈论正事, 反倒拈着胡须笑道, “王上在雍城一呆便是大半年,羡煞老臣也,若不是朝事繁忙, 老臣都想随驾去雍城修养一番了。”

阅读和秦始皇恋爱的正确姿势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