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鼎记

〖问鼎记〗

第六十四章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多谢连小娘子好意,还是不用了,我自用住处。再者住在观心阁,离漆行也太远了一些。”肖葭心中一动,连若涵微微失神的神态被她尽收眼底,她不免暗自揣测,莫非连小娘子和夏祥日久生情,暗生情愫了?

肖葭住在一处偏僻而幽静的小院之中,是李鼎善为她安排的住处。她现在还不便过多的抛头露面,以免为李鼎善带来麻烦。其实她此时很想和夏祥相见,奈何先生不许。先生说了,此时时机还不成熟。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时机才能成熟?肖葭心中喟叹一声,她深知先生深谋远虑,必然是为夏祥和她考虑,只是夏祥现在虽步步危机,却步步高升,和她有渐行渐远之势,她心中大感无奈和无力。

告别连若涵,肖葭返回住处。住处离莲轩并不太远,风雨交加,还好,她有马车。本来连若涵留她住下,她还是执意要回。

肖葭的心思就如漆黑之夜的风雨,浮沉不定,飘摇不定。她坐在马车之中,随着马车的摇动左右晃动,不时想起她和夏祥在中山村一起度过的三年时光。有多少欢笑和美好,有多少往事和留恋。夏祥已经深深地印入了她的心房之中,再难消灭。只是先生说过,她并不能嫁与夏祥,她和夏祥之间,有一条深不可及的鸿沟无法跨越。

一阵急风吹来,带动车帘,车帘飞起,外面的光亮照进了车内。肖葭蓦然惊醒,抬头一看,马车正路过一处灯火通明的府邸,府邸的牌匾之上两个大字:文府。

文昌举文尚书之府。

门口停了一辆马车,有一人正在下车。灯光昏黄,下车之人低头下车,面容一半隐没在黑暗之中,一半被灯光照亮。虽只看了他一半面容,肖葭却是一眼认出此人正是礼部侍郎高亥。

高亥深夜夜访文府,是为了何事?肖葭并不知道今日放榜还有过换榜的乌龙之事,她随李鼎善暗中见过一些京中高官,是以认得文昌举、高亥、陈封等人。

高亥下车之后,躲避地上积水,提着衣袍上了台阶,习惯性回身一看,肖

“为何建在真定府而不是建在西京?”肖葭却有自己的见解,“西京河南府距上京一千余里,虽远了一些,却和泉州更近,船运马队都更加便利。相比之下,洛州比真定更为繁华。”

大夏原本有四京,即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和南京应天府、北京大名府。后扫北之后,定都上京,便成了五京。除了东京开封府又名临安之外,其余几京,依旧保留原名。

“就选真定府了,西京还是离上京远了一些。”连若涵选在真定府,自有深远用意,却不便告诉肖葭。

肖葭也是聪明女子,见连若涵心意已决,自然不再多说什么。

“夏郎君一行住在了观心阁……”连若涵眼皮微微低下,目光又落在她刚才题写的诗句之上,眼中蓦然闪过一丝光彩,“观心阁还有许多空余房间,肖娘子若要想住,也可以搬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六十四章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第2/3页)

可开交。在得知连若涵和夏祥认识之后,夏祥也有借助好景常在之力的举动,她大为欣喜,夏祥的想法和她不谋而合,可见夏祥除了博学多才之外,还有经商头脑,着实难得。

“泉州之地,路途遥远,调货运来上京,不管车队还是船队,都旷日持久,不如在北方寻一合适地方,建造一处专门制作漆器的作坊,可以就地取材,就地制作,以便随时供应上京几家漆器商行之需。”连若涵很是欣赏肖葭的才能和聪明,得肖葭之助,她不但有信心可以将好景常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更相信肖葭可以成为她的左膀右臂之一。

“倒也是好主意,建在哪里好呢?”肖葭微一沉思,“上京之地,寸地寸金,若是建在上京,成本居高不下。”

“不如建在真定府……”连若涵心中只一想便有了计较,“真定距上京六百余里,说远不远说近不近,且滹沱河向东百余里和运河相通,方便船运。”

阅读问鼎记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